我园一直以“共情陪伴▪静待花开”为办园理念,让幼儿在亲近自然、童心暖爱中体验,在阳光健康、共情陪伴中成长。为了帮助教师更加深入地了解“共情”,更好地掌握共情的策略,2019年11月25日中午,我园全体教师齐聚会议室开展了“共情小策略”分享研讨活动,本次培训活动由小班教研组长吴雅伦老师主持。
【共情策略 齐分享】
共情是一种相对温和且有效的沟通方式,在日常的工作中,老师们自然地将共情融入到幼儿园一日生活中。活动开始前,老师们以年段分享的方式,介绍本年段正在进行的“共情小策略”。
“以亲切来接待,以绘本为载体,以生活感受共情植物,以音乐为线索。”小班年段从幼儿的年龄特点入手,选择适合幼儿的小策略对幼儿进行共情,将共情融入到生活中。
中班年段从晨间接待、区域活动、生活活动等一日生活环节中把握共情契机,晨间来园的“心情牌”、过度环节中的“百宝箱”、随时变换的音乐等,让一日活动中蕴含浓浓的共情氛围。大班年段的心情邮箱、幼儿与植物的温暖互动,使在座老师感受共情策略的多样化。
接着,吴老师对“一日活动中如何做到共情”进行了总结分享。晨间接待、中大班的来园签到、晨间锻炼及体育游戏、生活活动,共情可以融合在幼儿一日生活的方方面面、点点滴滴。
【年段教研 共探讨】
在吴老师介绍完一日生活中可以使用的共情小策略后,老师们以年段的方式,现场对过渡环节中适合本年段幼儿的共情小策略进行了探讨。
小班组从师幼间的共情、幼幼间的共情、幼师间的共情三个方面出发,发现用八音盒、同伴间相互鼓励、引导幼儿帮助老师等小策略可以有效共情幼儿。中班组老师通过游戏活动,让幼儿更自主地参与到过度环节中,游戏中也融入了共情的理念。大班组老师在过度环节中运用了音乐、沙漏、闹钟、游戏等小策略,使幼儿在活动中更自主、开放,收获更多共情体验。
最后,李明潭副园长和教科室主任翁青青老师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梳理,并给老师们提供了一些实用性建议,如可以通过成长手册、教养笔记等外显形式和记录来关注幼儿情绪。
通过本次培训活动,让老师们对“共情小策略”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对共情小策略的运用更为准确和科学。面对孩子,一个拥抱、一个微笑、一句问候,共情就在我们的身边。用心走进孩子、静心陪伴孩子,去感悟孩子的世界,像朋友一样与孩子对话,相信这就是最好的共情。
撰稿:郑锦妤
审核:李珍丽
编辑:倪依雯
杭州市花园幼儿园新闻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