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清景明,芳菲始盛。春天,是一个万物生长、充满生机的季节。青草冒尖,嫩柳吐芽,鲜花绽放,一切都在悄然成长。文澜实验学校的项目化学习核心团队的老师们也如一棵棵小树苗,在2021春季的一场特别学习中获得成长。4月1日下午,文澜实验学校的项目化核心成员迎来了一次干货满满的案例研讨活动。
分享:案例学习,吸收百家之长
在课程发展中心朱雅萍主任的主持下,进入了项目化学习案例的分享。语文学科蔡雨贝老师,围绕《纸的发明》一课设计了《从废纸到再生纸,古法造纸的体验》项目化学习。该项目以“如何利用身边的废纸制作再生纸”这一驱动性问题为出发点,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不断提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加强节约资源的意识,并传承古法造纸的技艺。
数学学科丁虹尹和赵晨曦老师以学校运动会为背景,设计了有趣且实操性强的《器材整理》项目化学习。学习的过程中,真实的情境不仅使学生经历百以内计数、分类整理的提升,而且充分参与学校的活动管理中,激发了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及社会责任感。
英语学科傅佳何老师和韩桢老师以《运河四季》为主题,充分展开学习实践活动,分组合作学习,为运河的四季代言,制作了属于他们的海报。
科学学科黄晨老师通过一个网络视频触发灵感,以普普通通的瓦楞纸为素材,开发设计《纸上乾坤》这一项目。学习中,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创意,用双手化腐朽为神奇,制作出精美的瓦楞纸作品。
探讨:头脑风暴,碰撞思维之花
案例分享后,学习以探讨的形式展开。文澜实验王威校长对《运河四季》提出思考:是否可以将成果做得更为精美?是否可以将学生带到运河边,在真实的情境中学习呢?王校长的思考得到了在座所有老师的充分肯定。拱墅区教育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中心科研部主任汪晔老师围绕项目化学习“黄金标准”中的八大要素,分别针对几个案例,与老师们一一进行探讨。
汪老师认为真正的项目化学习应当让学生充分“动起来”,让学习真实地发生。在设计的过程中,教师应以学科知识点为突破,综合各类学习活动,并将目标充分融入到真实的情境当中。同时,项目学习中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对项目有发言权,有选择权。最后,汪老师还提醒老师们,项目化的学习成果应当公开展示,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满足学生的成就感。听了汪老师的建议,老师们豁然开朗。
拱墅区教育研究院STEAM教研员卢夏萍老师,以几个案例为例,举例向大家说明了逻辑关系在项目实施环节当中的重要性,并建议大家在设计时应当充分思考驱动性问题与成果间的逻辑关系是否严密。此外,卢老师还建议大家应该更明确地提出驱动性问题。卢老师的话精准而幽默,老师们在愉快的氛围中收获满满。
与会的全体教师针对以下6个项目化学习的关键性问题探讨:如何设计驱动性问题;如何设计并使用评价量表;如何设计任务与活动;如何设计学习支架;如何培养高阶思维;有效的教学策略与实施。
万物复苏的春天里,萌发了老师们学习动力,我们的2.0版项目化学习在各学科中探索,从文本顶层设计到课堂实践,从研讨修正到再实践,不断探索,不断学习!
撰稿:何婷婷
摄影:胡杰
审稿:朱雅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