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正式上马,以“三步走”为发展战略,承载着中华民族飞天梦想和一代代航天人的光荣使命,踏上了通往星辰大海的征途。而今,它蒸蒸日上,以载人航天精神为引领,带着空间技术的进步和太空铸就的辉煌,阔步迈入空间站时代的新征程。

2021年12月20日下午,杭州师范大学文晖实验学校以“弘扬载人航天精神,勇做新时代攀登者”为主题组织开展团课第7讲。本次团课由姜帆老师主讲。

从嫦娥奔月的神话传说到莫高窟的飞天壁画,再到万户试图利用火箭飞上天空,飞天梦与中华民族的历史一样久远,中国人对神秘太空的好奇和探索从不曾止息。观看开场视频后,团校学员们惊叹于几代航天人接续奋斗、艰辛求索的精神,讶异于我国航天事业实现了从无人飞行到载人飞行,从天地往返到航天员出舱行走等新突破。

几代航天人奋斗拼搏凝聚而成的载人航天精神,不仅是托起飞天梦的精神之翼,更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宝贵民族精神财富。“载人航天精神贵在‘特别’”,姜老师分享了载人航天精神的核心,即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其中,特别能吃苦,是由载人航天领域的特别工作环境锤炼而成的;特别能战斗,是由载人航天事业的高风险挑战历炼而成的;特别能攻关,是在抢占载人航天技术制高点奋斗过程中磨砺而成的;特别能奉献,是由航天人秉持的精忠报国理想信念铸就而成的。

随后,学员们认真观看了由神州十三号乘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三位“太空教师”在中国空间站开讲的“天宫课堂”第一课。他们介绍展示了中国空间站工作生活场景,还演示了失重环境下细胞学实验、物体运动、液体表面张力等现象,共进行了8项太空授课项目。“你永远可以相信中国航天。”学员们不禁发出感叹,他们表示中国航天总是在不断超越,一点一点实现技术突破,以越来越快的频率在外太空刷新刻度。

团课感想

八年前,在距地球三百公里外的天宫一号中,航天员王亚平为第一届“太空班”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太空授课活动。如今,中国人自己的空间站将迎来首次太空授课。这是中国航天事业发展成就的直观表现,也是人类追逐太空梦的具体成果。随着科学的进步和发展,人类探索太空的脚步不会停歇。仰望星空,需要一代代人前赴后继。——郭安来

通过今天这堂课,我了解到中国航天人们的乐观和不怕苦的精神。他们是一群很可爱的人。他们在空间站上给我们上课,坚持不懈地研究,不断地攻克各种难题。而正是在他们的努力下,中国航天才从一个设想,到初探宇宙,到高速发展。他们在宇宙中留下了中国人的足迹,书写着一个个丰富多彩的篇章。——田亦安

这堂特别的“太空授课”让我深深惊叹祖国的科技之发达。我第一次知道在空间站中,航天员还可以锻炼——或跑步,或踩自行车;航天员在太空里要像一条鱼儿一样四处游走,要控制自己的身体以适应失重感。——何暄妍

航天精神就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这样伟大的航天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骄傲,所以,我们要以此为榜样,以此为目标,奋发进取,不断开拓创新,无私奉献。祝中国航天事业越来越强,祖国越来越美好!——马荣佳

经过几代航天人奋斗拼搏凝聚而成的载人航天精神,不仅是托起飞天梦的精神之翼,更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宝贵民族精神财富。“我们要大力弘扬载人航天精神,不断挖掘载人航天精神的丰富内涵,在实现航天梦的征程中谱写新的壮丽篇章。”

太空梦永不失重,科技梦张力无限。希望学员们能够多学习,多努力,认真观察,去发现科学的神奇与奥秘。课堂有限时,但学习无穷尽,请尽情发挥你们的想象力和好奇心,用你们的所学所长为我们的航天事业添砖加瓦。

撰稿/姜帆

摄影/陈田雨

审核/林肖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