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它是先辈通过日常生活的运用而留存到现代的文化财富,包含着精湛的技艺手法、丰富的文化内涵、独特的思维方式和审美情趣,甚至蕴藏着传统文化的根源。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感知先辈们的勤劳智慧,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守住民族的文化之魂,增强国人的文化自信等有着重要的意义。

莫干山路小学,依托杭州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在百余年的风雨中,提炼出了“善德为先”的教育理念,由于对传统文化有着自己的理解和实践,被评为了拱墅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基地,剪纸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曾在莫小的校园文化建设中大放异彩。今日我们有幸邀请到了西泠印泥传承人曹勤老师,为莫小的学子们上了一堂生动的篆刻体验课,不仅提升了学生对篆刻艺术的兴趣,也开阔了全体美术教师的专业视野,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基地的建设增添了新的内容。

曹勤老师细心介绍

曹勤老师是西泠印社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金石篆刻”之“西泠印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国家一级美术师、书法家、篆刻家等多项头衔。曹老师把古法制泥术的传承保护应用在传统文化教育、中国篆刻艺术、书画、收藏、鉴定的融合和普及上,是传统文化的传播学者。他所研究制作的古法纯手工西泠制泥曾被国内外愽物馆、美术馆、图书馆所收藏。曾多次赴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国进行印学文化学术交流。

拈笔古心生篆刻,引殇侠气上云空。篆刻艺术,是书法和镌刻结合,用以制作印章的艺术,是汉字特有的艺术形式,迄今为止已有三千七百多年的历史。

曹勤老师首先为学生讲解篆刻的基础知识以及“摹”、“印”、等方法。接着给学生耐心讲解书写的注意事项。最后为学生演示如何用刻刀在石头上刻线条,再让学生进行练习。

学生在练习过程中,曹老师耐心地为一位学生示范、讲解、纠正错误。

虽然完成一幅作品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同学们还是努力尝试着篆刻所讲究的“分朱布白、圆转方折、虚实疏密”,经过一番努力,在曹老师的帮助下,同学们拿着自己亲手篆刻的章,欣喜万分的同时,更是对自己的美好期待和要求。

“方寸之间,气象万千”,小小的一枚印章,传承的是中国最宝贵的古典技艺,寄寓的是孩子们最纯真最美好的希望!

总之,此次教学使同学们进一步了解了篆刻艺术的发展史,在当代中国美术界的地位,以及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意义。通过本次活动交流,提高了大家的文化自觉,丰富了校园的文化生活,推动了莫小美术课程的建设。

撰稿 肖丽明

审稿 詹喜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