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主题学习是华附众多拓展性课程中的特色课程,其基于真实场域提炼总议题与分议题,分学科整合不同学科知识,融合Steam理念,是一种由学生自主展开的项目式研究。本周五5月15日下午,小学部就【文明就餐我行动】项目的实施情况进行研讨与交流,全体小学部老师认真聆听,深入交流学习,为后期课程的研发和展开输入了新鲜的思考。
此次经验交流分为两个环节,一是“一粒米的来历”、“学校就餐的方式”、“就餐文化”、“学校就餐的食物”四个议题的工作汇报,二是项目式学习设计理念分享。
《一粒米的来历》
《一粒米的来历》由王乐芬、羊海洋、金真子、王静宇四位老师参与设计。羊海洋老师从缘起、实践、反思三个角度出发,指出了学生就餐的现实情况,即就餐环境由食堂转为教室,学生需要适应,学生挑食、不文明就餐等现象依旧严重。基于这些问题,课程组的几位老师提出了“如何培养学生文明就餐的习惯?”这一总议题,让学生结合视频欣赏、诗歌创作、制作美食图鉴、阅读绘本、烹饪美食等形式了解大米的前世今生。与此同时,组内老师也就课程实践分享了自己的想法。
学校就餐的方式
学校就餐和家里有什么不一样?学校就餐一般分几个环节?每个环节你觉得要注意什么?你觉得怎样安排就餐会更有序、更科学?针对这些问题,孙雨昕、沈艳、于世洋、陈茜茜四位老师从放权、切实、合作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5人一小组,以四个任务为驱动,大胆将实践权交付给孩子,并以情境为依托,让孩子们就现阶段存在的问题产生“有价值的想法”,如打饭人手不足可否学生帮忙,用菜不够如何有序借菜,老师在打饭中如何在保证效率的同时顾及学生喜好,打饭中怎样维持好排队纪律等等。为了帮助学生思考,发现他人的长处,教学设计中还融入了《日本学校的午餐:并不是填饱肚子那么简单》的视频观看,让孩子明白简单的午餐来之不易,我们要心存感激,主动劳动,并落实好垃圾分类,你瞧,短短的45分钟午餐时间也是一种无形的教育。
就餐文化
孙小蕾老师从课程实施内容、课程改革、授课感悟三个方面介绍了由陈嘉谊、章飞颖、贾宇宁、孙小蕾4位老师合作设计的就餐文化课程思路。通过教师要点提炼、学生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模拟情景,理解中西就餐文化差异背后的不同思维方式及价值观。同时在课程进行进行中,老师们不断探索学生兴趣点,增加了互动和游戏环节,设计了更为童趣化的课堂语言,还让学生在动脑、动手、动口的基础上提升了表演能力。
学校就餐的食物
你是否了解学校就餐食物的营养成分呢?你会怎样设计丰富多彩的午餐菜单?面对同学的挑食现象,你觉得是什么原因,可以有哪些解决措施?针对这些现实的问题,张晔、应喜美、李聪、王成4位老师精心设计了一份食物探究课程,希望让学生通过直观方式了解健康标准,明白肥胖危害,注意膳食搭配,并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探索午餐搭配,选出了肉排、家常豆腐、番茄炒蛋等学生喜爱的营养食物。
项目化学习设计
陈嘉谊老师就《项目化学习设计》这本书和各位老师讨论了关于学习素养以及如何深入设计项目化学习,项目化学习应该遵守哪些准则等问题,为各位老师今后的综合主题课程设计提供了可实践思路及指导方法。
吴如珂老师就“遮阳棚”活动案例分享想法
最后,马校就此次交流会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一定指导。项目化学习的设计要从真实的生活情境出发,老师应给予学生一定的科学指导,让学生可以产生过程性体验。而在整个活动结束以后,教师要对学生的参与表现和成果进行评价,让学生在整个活动中学有所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