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下午,拱墅区心理健康教师团队在杭州市文澜实验学校开展了拱墅区小学心理健康教研活动。杭州师范大学经亨颐学院心理系主任杨群教授、心理系张晓贤副教授、心理系甄瑞副教授、拱墅区教育研究院学生成长研究中心副主任周慧老师、拱墅区教育研究院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员魏旋老师及拱墅区全体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包括区运河特级工作室、各心育名师工作室成员参加了此次活动。
活动在杭州市文澜实验学校戚红丹副校长的主持中拉开帷幕,戚校长对各位专家及老师的到来表示了热烈欢迎。本次同课异构教研活动立足于边玉芳教授主编的《心理健康》教材,由两位班主任老师和一位专职心理老师执教,三位老师从不同角度切入,带来了三节五年级心理课,充分展示了多元纷呈,各具魅力的心理课。
一、课程展示
“说说你的朋友有什么特征?大家来猜猜ta是谁?”杭州市卖鱼桥小学班主任盛新月老师通过“猜朋友”的热身活动带领学生体验了友谊带来的快乐。借助朋友之间发生冲突的视频,引导学生讨论修复友谊的方法,每种方法变成一片花瓣,让友谊之花绚烂绽放。最后,学生们使用角色扮演等方式,尝试将积极沟通技巧和方法运用到实际冲突中。学生们在课堂中领悟到和朋友之间发生冲突时可以换位思考、冷静情绪、积极沟通等。
杭州市拱宸桥小学班主任李薇老师的心理课堂笑声不断,原来是学生们在和亲爱的“薇姐”做游戏:大家在“找朋友”活动中寻觅友谊,在“征友访谈”中分享友情的暖心瞬间,在“你划我猜”中考验友谊默契……一阵阵笑声传来,真挚宝贵的友情温暖了学生,也打动了听课的老师们。友谊的小船在行驶过程中有时也会遇到风浪,薇姐带着学生共同探寻不同情境下维系友谊的金钥匙。学生们集思广益,期待在共同努力下我们的友谊长存!
杭州市文澜实验学校专职心理老师苏琛老师带领学生们入住了特别的“友情小镇”,并借助“篱笆”这一意象,引导学生在绘画篱笆过程中探究自己和朋友之间的人际边界。通过两个情景,“友情小镇”的居民们对于“朋友之间是否能说‘不’”和“朋友之间是否能有秘密”进行讨论和意见表决,并利用“态度泡泡”明确了清晰的边界不代表生硬的拒绝。经过这节课,学生学会了在朋友相处中坚定地表达和保护自我边界,允许并尊重他人的边界。
二、集中评课
课堂观摩结束后,三位专家就上课老师的教学活动设计、课堂氛围和细节进行了点评,为教师今后教学提供方向性引导。
杭师大经亨颐学院心理系杨群教授就如何打造“心理味”课堂发表了看法,提出“心理味”要做到尊重、包容、创造性和真诚。心理课首先要尊重学生的需要和感受,不做或少做价值判断,对于同一主题,不同老师、不同班级可以上出不同特色的心理课。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愿意真诚表达感受和观点等。
对于三位老师的课,杨老师给出了高度评价,同时提出了自己的宝贵建议。她认为盛老师的课思路清晰、课程结构完整,激活学生的理性思维,但可能会有距离感,建议可以更多探究学生的感受。李薇老师的课是感性、自然、温暖的,注重学生感受。但前后环节衔接突然,可以深入觉察友谊带来的积极感受。苏老师的课技术性强,充满创意,借助“篱笆”来探索人际边界。但通过隐喻组织课堂,可能会存在学生难以理解的风险。另外,杨教授鼓励老师们从五年级学生的学情分析出发,了解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友谊存在的真实问题是什么,保证课程能更好落地。
杭师大经亨颐学院心理系张晓贤副教授认为三位老师的课都极具个人特色,从不同角度来解读朋友交往这一主题,富有创意性,也让大家看到心理课并不局限于专职心理教师,熟悉班级情况的班主任上心理课也有自身独特的优势。张老师指出,盛老师的课堂结构完整、内容流畅,教师反馈到位完整,思路清晰,聚焦在冲突如何解决,教学目标明确。建议在环节的设计中能让学生更多表达感受,增强“心理味”。李老师的课非常温暖,暖身环节课堂氛围欢快,学生参与度高,尤其是选用了班里朋友间的照片,亲近感很强。建议友谊大思考的环节可以转换成朋友之间相处的选择和底线。苏老师的课心理味突出,使用“篱笆”这一意象很有创意,并且围绕边界感这一主题,篱笆贯穿了整堂课,令人欣喜。但不同年龄阶段对边界感的把握可能不同,张老师建议可以立足学情做进一步调整。
拱墅区教育研究院心理健康教研员魏旋老师肯定了三位老师课堂创意,他提出拱墅区中小学心理健康课程富有特色和创意,尤其是老师们善于运用表达性艺术心理辅导技术,激发学生参与表达、培养学生阳光心态。本次课堂研讨活动也是优秀心理辅导站特色的展示——杭州市文澜实验学校围绕学生需要开发社会情绪学习课程,同时建立一支心育教师和家长志愿者队伍,共同促进学生的身心成长;今天研讨探讨活动的目的,也是想提倡中小学依托班主任、任课老师的力量,推进提升心育课程能力,使心育工作形成一种氛围。
魏老师结合三位老师的课进一步解读了《心理健康》教材,李老师的课侧重于友谊的特征和友谊带来的积极感受。李老师采用访谈的形式,有利于学生真实表达感受。盛老师的课程侧重于如何处理冲突、寻求解决方法。苏老师的课借助隐喻来传达信息,课程设计流畅。建议课堂生成中更多关注和回应学生的真实感受。
本次“同课异构”教研活动,三位老师的教学设计各不相同,启发并激励老师们从不同维度挖掘教材内含,确立适切的教学目标,在心理课堂教学活动中与学生一起加入自己的创意,上出有“心理味”的心理课来,愿拱墅区心理教师团队在共研共学中携手同行,展现出心理课的多样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