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寰宇巡苍穹,科普讲座筑梦想
2023年9月13日,杭州市文澜实验学校的小学生们在校园的讲堂里,聚集在一场富有启发的科普讲座中,主题为“漫步寰宇巡苍穹”。主讲人是北航杭研院的李英杰博士,为学生们带来了一个精彩纷呈的太空之旅。
讲座伊始,李博士向学生们介绍了中国火箭的概览,清晰解释了火箭的工作原理以及如何离开地球。他特别强调了中国长征系列火箭在航天领域的重要性,引发了学生们对火箭科学的浓厚兴趣。
随后,李博士深入探讨了中国载人航天史的发展。他从1992年提出的“三步走”发展战略开始,介绍了神舟系列载人火箭的发展历程,以及天宫系列空间站的建设过程。学生们聚精会神地听着,对中国载人航天事业的壮丽历程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接着,李博士引领学生们深入了解中国空间站的构造。他介绍了中国空间站名为“天宫”,呈T字构型,由核心舱、实验舱梦天、实验舱问天、载人飞船和货运飞船五个模块组成。他生动地讲述了各个模块的功能和作用,以及它们如何协同工作,为宇航员提供一个在太空中居住和工作的安全环境。学生们对中国空间站的构造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未来的太空探索充满了好奇。
最后,李博士探讨了宇航员在空间站中的“衣食住行”。他向学生们介绍了宇航员在太空中的生活方式,包括他们的食物、住所和日常活动。学生们被带入了一个充满奇幻的太空生活场景,兴奋不已。
也让我们来看看微澜们的收获吧:
401班 王一川
今天,我去听了一场航天知识讲座,题目是“漫步寰宇寻苍穹”。
你知道我们中国航天的历史吗?在1970年4月的时候,中国的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且至今还在轨运行。那么,什么是火箭呢?火箭,就是人类进入太空的运载工具。我国的火箭主要是长征系列,96.4%的航空任务都是它完成的。别看新闻里的火箭从远处拍这么小,但其实它有20层楼高!那么,火箭是怎样升空的呢?答案是利用反作用力。
航天员在太空里怎么生活呢?首先,他们要穿上特制的宇航服。这种宇航服有许多功能:隔热隔冷、提供氧气、防止辐射等等。其次,他们吃的饭是由预制菜做成的,只需要拿出来,稍微加热一下,就可以吃了。不要以为太空中只能吃一些很单调的菜品,因为太空中其实有各种各样的东西吃,各种美食应有尽有。还有水,太空里的水是很难获得的,目前途径只有三种:第一种,出发之前在仓内带上一些需要喝的水;第二种,通过室内的设备获取水;第三种,将尿液过滤成水。在太空喝水也是有讲究的,要用一种特质的饮水袋和吸管,把水吸到嘴里。如果你心急把杯口打开喝水,水就会飘在空中,变成一颗颗小圆球。那航天员们怎么洗澡呢?首先,航天员头顶的设备会把水喷出来,脚下的设备会把这些漂浮的水吸进去,这样天上就不会乱飘水滴了。为什么水会变成一颗颗小圆球呢?因为在太空中,水滴各个方向受到的力是均衡的,所以会呈现出最自然的圆形。
目前,中国航天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是这只是宇宙探索中的一粒尘埃,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也要好好学习,将来为中国航天做贡献!
401班 王嘉晨
每个人都有一个一个梦想,当然我也不另外。从小我就有一个伟大的梦想,和中国一样的梦想,那就是航天梦。
今天中国航天大学的陈英杰老师来学校给我们普及航天知识,这可把我激动坏了。他今天给我们带来了四个版块的航天知识。你们想知道吗?那就跟着我来看看吧!
第一个板块是中国火箭概览。1922年阿波罗5号把阿姆斯特朗送上了月球,完成了人类迈向太空的第一步。火箭是把卫星送上太空的工具,是由喷射飞上天,比如说家长打孩子用了100牛的力气,就等于你用100牛的力气打他的手,火箭也是这样。中国一共有21种型号的火箭,其中96.4%都是长征火箭,长征也比喻从无到有。在这个世界上,世界第一大的火箭就是美国的土星5号,第二是俄罗斯的质子号,第三就是中国的长征5号了。中国600次发射火箭中就有80%是长征三号。火箭还是由导弹改进而来的。
第二板块是火箭的历史。1940年4月20日,中国终于造出了带太阳能电板的卫星,从此也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陈老师还讲了几乎所有的飞机都是从第5号开始排的,那是因为五的谐音是从无到有。长征5号在上一次去月球时还带回来了1173克月球样本。1992年我国定出了三部式,现在已经全部完成。本来空间站核心舱准备2018年发射,可是当年刚发射就毁掉了。后来中国人启动了航天归零,就是把前面所有的成就看作没有,从零开始。终于在2021年核心舱进入了预定轨道。
第三板块是中国火箭的构造。火箭的最大的直径是3.35米,重约13吨。因为以前所有的火箭都会被放在集装箱里,用火车运往海南文昌,而火车轨道只有3.35米,所以不能做比3.35米大的火箭。这个火车轨道直径是3.35米这件事要从英国说起,由于当时英国是用马来拉车在轨道上行驶,所以3.35米就是两个马屁股的距离。但是后来长征5号做出了5米的距离,是因为人们发现可以用轮船把火箭拉到海南文昌去。
第四个板块是在空间站的衣食住行。一件外太空的宇航服就要三千万人民币,因为在宇航服头盔里镀了一层真金,还做了重重的保温措施。宇航服的背后还有一个巨大的箱子,里面带了喷射系统,可以让宇航员在太空里自由的行走。与其说在外太空穿的是一件衣服,其实就是带了一个多功能箱子。另外在空间站上厕所,需要造出一个负压空间,这样排泄物就可以一瞬间被吸进去。在洗澡时,宇航员要带上氧气面罩用高压水枪在一个封闭的浴缸里洗澡。
听了这个讲座之后让我知道了实现航天梦是多么的不容易,要想实现梦想,唯有更加努力好好学习,用知识武装自己,未来才能使祖国的航天事业更进一步!
401班 肖雨
为什么火箭能飞上太空?哪几个国家是航天强国?火箭周围的塔有什么作用?……我们每个小孩都是一本十万个为什么。今天中午,我们有幸听了李英杰老师的航空科技讲座,收获了很多航天知识!
李老师非常温和,他在报告厅跟我们聊了火箭的构造、燃料、飞天原理、航天服的设计等知识,那一张张精心制作的ppt,那一个个引人入胜的视频,那一个个有趣无比的问题,我听得津津有味。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宇航员在太空中的衣食住行。你知道一件宇航服有多贵吗?30万?不!300万?不!李老师告诉我们,一件宇航服的价值约3000万,大家听了目瞪口呆。宇航员在太空的工作和我们在地球上完全不一样,他们得穿上这种特制的宇航服,才能在太空中作业,而且每走一步都十分惊险,一旦发生脱钩现象就会永远飘荡在无尽的太空深渊。宇航员在空间站喝水、洗澡、吃饭、上厕所也都非常不容易,要经过专门训练。宇航员真是太了不起了!
听了这次讲座,我大大感受到了航天科学的魅力。晚上,妈妈告诉我,外婆也是“航天人”,虽是一名普通的航天工作者,不像宇航员那么万众瞩目,但也在自己的岗位上作出应有的贡献。我为我的外婆感到骄傲! 我长大也要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
整个讲座中,李博士与学生们互动频繁,鼓励他们提问和分享自己的想法。学生们积极举手,热情高涨,讲座结束后纷纷表示,他们对中国的航天事业充满了浓厚的兴趣和憧憬。这次讲座为他们打开了通往星辰大海的知识之门,激发了他们更多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李英杰博士的生动讲解和富有启发性的内容让这场科普讲座成为一次难忘的知识之旅。
撰稿:唐郭臻
摄影:王梦玥
审阅:钱倩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