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心聚力,筑梦同行。为充分发挥“名师”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为进一步推动杭州、甘孜州两地结对学校之间的深入合作与交流,实现两地教育资源互补,增进两地教师间的相互学习,以实际行动展现“杭甘一家亲”。近日,在杭州市胜蓝实验小学在崔建军校长和潘燕莉副校长的带领下,崔建军运河名校长工作室团队、潘燕莉运河名师工作室团队、邵惠英运河名师工作室团队一起奔赴四川省甘孜州泸定县小学开展送教活动。

此次送教活动分为课例展示、评课研讨、专题讲座三个环节,送教团队进行了语文、数学、科学课例展示和专题讲座。

课例展示共研磨

《司马光》

上午第一节课,潘燕莉运河名师工作室的丁璇老师引领泸定桥小学三年级5班的小朋友学习课文《司马光》。这是小学阶段的第一篇文言文,课上,丁老师以“美好品质分享会”大情境导入新课,抓住了司马光的复姓“司马”展开话题,随之对比《司马光》这篇课文与别的课文的不同,让学生感受文言文的基本特点,设置了三项层层相扣的任务,通过反复的诵读,读出了文言文的韵律感,也了解了文言的意思。同时丁老师还引领孩子们习得用借注释、组词法、看插图等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整堂课,丁老师以学生为主体,以读为本,注重学法指导,教学中采用自由读,同桌交流疏通文意,小组合作讲好故事等多种形式,使学生真正动起来,让学习真实发生,真正落实了学习任务群,体现了任务驱动的教学方式。

《王戎不取道旁李》

紧接着,崔建军名校长工作室成员徐晓燕老师引领泸定桥小学四年级2班的小朋友学习课文《王戎不取道旁李》。这也是一堂文言文教学课,“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整节课,徐老师落实单元语文要素“了解故事,简要复述课文”,注重文言文学习方法的指导。课堂的高潮部分,利用诸小儿的行为与王戎的行为进行对比,启发性提问:王戎没有尝过这李子?怎么知道一定是苦李呢?得出了王戎对问题的推理过程,又反推拓展,引出关键性问题:你觉得王戎是一个怎样的孩子?答案一目了然,智慧少年的形象跃然纸上,学生的思维也得到训练。徐老师的这堂课以读为本,让师生共享智趣。教学设计丰满严谨,环环相扣,“教学评”一体,读中见智趣,朴实中见真章,单元语文素养也悄然落地。

《放大镜》

随后,邵惠英名师工作室成员徐磊带着泸定桥小学五年级3班的同学们一起探究《放大镜》。徐老师在教学设计中使用项目化教学方式方法,制定本节课的目标,让学生明白本节课需要达到的目标。使用任务前置的方式将评价目标提前让学生知道。接着通过两项关于用滴水的活动让学生自主研究放大镜的特点,并会使用放大镜,通过设计水滴放大镜对比实验方法,学生获得探究实验技能。通过活动学会思考水滴的变化带来放大效果的不同,归纳放大镜的特点。最后使用身边的材料水瓶和塑料袋来自制放大镜。学生通过活动深刻明白放大镜的特点,并学会思考分析问题。徐老师的课采用项目化方式学习,评价标准前置,通过活动学习放大镜的特点。


主题讲座共探究

潘燕莉名师工作室成员朱燕萍老师以《基于语文要素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作专题讲座。朱老师基于单元语文要素,结合教学实际,重组教学内容,创造性地利用教材。从搭建支架,提供语文要素学习的方法;环环相扣,夯实语文要素学习的基础这两大方面展开论述,结合统编教材课例,条分缕析,抽丝剥茧,让在座的泸定桥小学的语文老师对什么是单元整体教学,怎么具体操作有了具体系统的了解。

胜蓝实验小学语文教研组长陈海冰老师的专题讲座《校园阅读管理体系的构建与实施路径》 更是从解决学生阅读兴趣欠缺、阅读能力不足,教师只看教材不有效使用资源的困境入手,提出了分级书目、开发课程、多元活动、项目推进、全面评价的五条路径,以此满足儿童阅读的个性化需求,突破儿童阅读的原生态,搭建儿童阅读的展示台,促进全员阅读的自觉行为,从而全面提升阅读素养。这也给了泸定桥小学语文组的建设和书香校园的推进起到了很好的借鉴作用。

邵惠英运河名师工作室领衔人邵惠英老师和泸定桥小学的全体科学老师们一起做题为《学科项目化学习推动育人方式变革》的讲座分别通过1.为什么要变革育人方式;2.学科项目化如何推动育人方式变革;3.学科项目化教学案例这几个方面来阐述育人方式变革。深入浅出,有理论有案例,让老师们明白在新课程的冲击下教师所面临的挑战,我们要教的是人,是一个有思想有创造力有科学素养的人。也让老师们明白我们教学过程中要用高位的思想——大概念的理论来设计教学过程。留更多时间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主创造,教师教的更多的是学习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学习一些事实性的知识概念,要让学生学习过程中终身受益。


学校管理共交流

下午,崔建军运河名校长工作室领衔人崔建军校长为泸定桥小学的全体中层干部做了《中层领导力——从中间力量到中坚力量,做个优秀的中层干部》主题讲座。崔校长用自己的管理经验通过通俗易懂、生动有趣的案例阐述中层与领导、中层与一线教师的关系,用“确定1个目标、享受2个多吃、做到3个大于、形成4个意识、提升5大功”对如何从中间力量到中坚力量,做个优秀的中层干部做了高度总结,为泸定教师指引了一条从“中间”到“中坚”的成长之路。崔校长表示,当好学校的中层干部是一门艺术,要在具体工作中因人、因事、因时、因地,创造性地处理对待,更需要不断加强学习,提升自身素养,为学校发展、为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潘燕莉运河名师工作室领衔人潘燕莉副校长则以《四团队三路径——胜蓝实验小学校本研修模式初探》为题,与泸定桥小学的教学管理干部和各学科教研组长一起交流校本教研的有效方式。潘校长从胜蓝实验小学多年来校本研修实践出发,以“提升教师项目化学习实践力”主题研修为案例,从反思传承、研修实践、研修成效三个方面,细致详尽地提炼出“四团队三路径”研修模式,与泸定桥小学老师产生众多共鸣。

水本无华,相荡乃生涟漪;石本无火,相击乃生灵光。本次崔建军名校长工作室、潘燕莉运河名师工作室、邵惠英运河名师工作室送教活动助推教师专业成长,为杭州市两校搭建了一个交流教学感悟、畅谈教学思想、展示教学风格、探讨管理艺术的平台。进一步开拓了教育教学的新思路,如冬日里一缕丰盈而温情的阳光,为杭州、甘孜州两地学校的共同发展注入了一股初冬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