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阶段是数学思维的启蒙阶段。幼儿园数学活动中,教师的思想力、设计力、实施力、评价力对幼儿数学思维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进一步提升教师的专业技能,推进园区数学特色教育的实践,杭州市长乐幼儿园围绕“数学教学活动”开展了专题研修。
解读经验,智慧预设
建构主义学认为:幼儿并不是一张白纸,他们在生活中积累的信息和经验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教师在开展数学活动之前要先解读幼儿的经验,把握幼儿的兴趣和需求。长乐幼儿园全体教师在年段组长的组织下进行了研讨,在讨论中,教师基于幼儿的年龄特点,深入解读数学核心经验,制定活动目标、重难点,从幼儿的生活经验、兴趣需求出发,创设生活化、趣味化的活动情境、预设教学活动过程。
整合资源,突破思维
数学活动的开展离不不开生活资源的运用。在前期研讨的基础上,老师们立足于“园所户外环境资源”和“绘本主题资源”进行了数学教学活动展示,衔接生活资源与数学之间的联系,让生活为数学更好的服务,同时激发了幼儿深入学习的动力,帮助幼儿在体验和运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积累数学经验,发展数学思维。
刘雨昕老师利用沙池活动资源,进行数学教学活动《装一装,量一量》,在浇花的情境中,尝试用合适的方法比较容量的大小,感知量的守恒,发现量器在生活中的运用,利用量杯进行准确测量。
熊万芬老师在种植地开展了数学教学活动《小花农》,让孩子在种花的情境中,利用不同的测量方法对菜地进行测量,通过小组合作形式,对自己测量结果进行分享,体验测量活动的趣味性,萌发对测量活动的喜爱。
陈思懿在艾玛小镇进行数学教学活动《艾玛过生日》,在艾玛过生日故事情境中体验简单的模式规律,尝试用简单的材料进行复制模式。愿意和小朋友一起游戏,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游戏内容。
围绕绘本主题资源,结合幼儿生活经验需求,叶璇老师利用“上小学”的主题开展数学教学活动《整理书桌》,在整理书桌的情境中引导幼儿区别左右,能根据左上、左下、右上、右下等复合方位摆放物品,探索有序摆放物品的方法,体验整理的乐趣。
汪晨依老师则结合了当下最热门的“垃圾分类”话题,利用绘本《垃圾不见了》开展数学教学活动,引导幼儿在绘本情境中尝试按照不同属性进行分类,互相验证和讨论自己的分类方法,了解垃圾分类的重要性,提升环保意识。
陈思懿老师则很好地利用绘本《吃了魔法药的哈哈阿姨》开展数学教学活动,透过绘本故事情节,感受图形组合变化的神奇力量,巩固孩子对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等形状的认知,体验探索与合作的乐趣。
科学评价,有效支持
在保教主任冯老师的组织下,老师们针对开展的教学活动进行了反思和优化,其中冯老师针对利用户外环境资源的开展的教学活动提出建议:材料的提供需要再进行思考,如刘雨昕老师的比较活动中,所有的瓶子形状都不一样会造成干扰过多,建议在对瓶子的投入上仅限三种即可。教师的语言应当提炼,如在测量探究活动,教师在分发任务时需要更加地准确和清晰地讲述,关于记录表的填写要提前解释清楚,说明操作要求和记录方法。副园长邬海燕老师也针对利用绘本主题资源开展的教学活动提出了建议:数学活动的开展一定要严谨,如叶璇老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因为老师和幼儿的站位是对立面,所以一开始在描述左上、右上、左下、右下时是以老师的视角进行描述,对于幼儿来说会有些混淆,数学活动要种游戏性,强调以问诱思,以玩激趣。
数学思维的形成是一个从模糊到清晰,从理解到应用的长期发展过程,对于幼儿的数学教学活动,教师不仅要着眼于数学知识经验,也要关注数学思维的过程性能力以及与数学学习关系密切有利于终身学习的态度和学习品质。
撰稿:汪慧
摄影:丁一宁、陈晨
审核:王蓉蓉
杭州市文华学前教育集团长乐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