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你走不一的高中


育新高中诗词课

是杭州育新高中开的古典诗词汇报课。育新的教室,育新的学生,育新的老,最主要的朗的全是育新学生自己写的诗词,且全部符合古典诗词的平仄、韵律,有那古诗词应有的味儿。这样堂清新,雅致,令人陶醉。

02 若不点破,你一定会出自古诗词的大咖之手


育新学子汪翔的《桂径》

桂径

暮色城将晚,归途桂径旁。

未谋花一面,却闻满天香。


【名家思尘先生点评】花未见,先闻香,更兼“满天”,可见桂香之馥郁。小绝先实而虚,言简意丰,给足留白,引人想象。

思尘先生:浙江省时代诗词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香港东方之珠诗刊总编,香港诗词学会顾问,杭州育新高级中学特聘诗教专家。

育新学子章静懿的《江仙》

临江仙

蓄势钱潮凝线起,一轮红日初腾。浪惊堤岸水光仍。向天缭乱舞,望古塔无声。

千载春秋皆过往,万般风起潮生。月来独自望曾经。古今多少事,尽在浪千层。

【名家王翼奇先生点评】此词就钱江潮生发,寓深沉感慨于天地、古今、日月、春秋之广阔时空。造语新雅而又语态自然。一结尤化杨升庵之低吟为高咏!

王翼奇先生:中国当代古典文学家,骈文、诗词家、楹联家、书法家,原浙江古籍出版社副总编辑兼《作文报》总编辑。曾任中国楹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辞赋家协会副主席、浙江省辞学会会长,等。曾参与《汉语大词典》编纂工作。


03 育新高中开了高中诗词教学的先河,成斐然,已成"浙江省教先进单"

"育人本,"是育新高中的学宗旨,诗词特色是学校持特色长远办学的略布局之一。20173月,学校特聘当代著名家、浙江省诗词研究院常副院、香港诗词学会顾问师进校,专门实教工程。

七年来,先后开了《诗词》《珍》和《诗联宝典》三校本程,在浙江省内高中率先把古诗词创堂,在高一开设诗词选对诗词创作、鉴赏进专业的的教学。

▲三本选修教材评为

杭州市"精品教材"

先后开展了一系列的诗词文化活动:成立了“杭州塘河诗社”,编发微刊《塘河诗刊》86期,发表师生格律词1200余首,印刷纸刊两本,推出了诗教课堂视频,推出了“塘河诗星”,举办了校园诗词大会,举办了诗词吟唱会,举办了“育新杯”全国校园诗词邀请赛等活动。

有上百人次在《中华诗词》《中华诗教》《星星诗刊》《诗谭》《校园诗词报》《浙江诗联》上等刊物发表诗词作品。

有上百人次在全国各级诗联大赛中获奖。

2021年,李田馨被《星星诗刊》授予“青年诗俊”称号。

赵懿晨(2023年)、赵沛恒(2024年)被评为“浙江省优秀青年诗人”。

2019年11月,我校的诗教课程已被评为杭州市优秀精品课程。学校先后被定为浙江省诗词培训基地、浙江省诗教先进单位、浙江省时代诗词研究院创作基地。

2018年5月7日,杭州育新高中开展诗教工作的相关报道还上了国家“新华网”。


04 杭州育新高中何要开设诗词课,答案了育人

在应试教育的氛围里,如此执着推广诗教,是需要胆识与魄力的。

老校长刘洪法说:“如此理解,是不懂诗教的魅力。读史书使人明智,读诗书使人灵秀,欣赏与写作古诗词使人脱离庸俗和低级趣味。手机、网络……现在诱惑中学生的东西太多,学校引导他们与古诗词做朋友,是希望用诗力、诗理、诗情、诗趣慢慢改变其性格,在浮躁中恪守住心灵的安静,心静了,才可沉浸在知识的海洋里。”

育新高中创建诗词特色学校,开设诗词选修课,营造校园诗词文化氛围,就是想在繁重的学业之余给学生带来不一样的体验,在学业负担与精神愉悦中取得一种平衡。恒久后,育新的学子相比其他学校的毕业生,能懂诗,会写诗,从中获得感恩、用情、知足的养分,并终身受益,这应是教育的成功。因为,诗歌是阅读世界、明辨是非、热爱生活、珍爱友情的媒介和工具,正如有位名人所言:“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7年的事实也证明,在诗词的熏陶下,育新高中的教学质量步步提升——作为杭州市区中考第二批招生学校,学生考分相对较低,但经过在校三年学习,绝大部分同学都成功“逆袭”,考上了心仪的本科院校。


育新高中诗教大家谈


侯立兵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博士后,教授,广东省智慧青少年宫文学首席顾问,丁玲文学奖一等奖获得者):

古典诗词能够书写现代生活吗?育新中学以鲜活的实践给出了肯定的答案!

育新高中聘请诗教专家入校,开设诗词课程,建设诗词园地,让学生们能写出格律严谨的诗词,确实令人称道,长此以往,必能形成校园文化特色。在孩子们心中播撒的种子,终将绽放绚丽的诗词之花。


郭星明,教授,浙江省诗词与楹联学会副会长,浙江省之江诗社社长,中华诗词文化学院导师,中华诗词学会理事):

杭州育新高级中学这种大胆而创新的举措,不仅是对中华诗词传统文化的活的继承和弘扬,更是对学生文化底蕴乃至创新思维的有效培植,推而广之,还将会带动中学生历史、地理、时事乃至数理化诸课均衡发展,对未来杰出人才成长的生态环境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薄松涛,中国楹联学会理事、中华对联文化研究院研究员,浙江省诗词楹联学会顾问、浙江省之江诗社《之江诗联》主编):

浙江的诗教活动,早在十余年前就在各地的一些中小学中开展起来了,但能持之以恒坚持至今者甚少,能出成果者更是凤毛麟角。育新高中创建诗词特色的举措,真正落到了实处,它标志着一种崭新的诗教工作模式的出现,形成了育新经验,已成全省乃至全国诗教的排头兵。


冯爱莲,浙江省时代诗词研究院副院长,香港东方之珠诗刊副总编):

杭州育新高级中学以“走进多元育新,成就诗意人生”为愿景,将诗词创作引入课堂,营构校园诗词文化,把弘扬国学真正落在了实处。学生兴趣浓厚,作品源源不断,质量精进上乘,受到了古诗词界的关注与盛赞。


思尘,浙江省时代诗词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香港东方之珠诗刊总编,香港诗词学会顾问,杭州育新高级中学特聘诗教专家):

诗,可怡情,可养性。《礼记•经解》假托孔子说:“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诗教,如春风化雨,是潜移默化中的陶冶与滋润,育新高中的诗教工作与成绩,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关注与支持。诗教,会是育新长足发展的一个重要推力。

育新高中校园里,学生写作的诗词和古代名家的诗词布置在楼道、窗上,成了特有的景。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