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引导学校和教师关注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推广优秀的跨学科教学实践经验,拱墅区将“跨学科主题学习”作为课改工作的一个专题。为了突破区域及学校跨学科教研的难点,聚焦跨学科教研的痛点,9月26日,卢夏萍工作室成员在华东师范大学附属杭州学校开展以“跨学科教研”为主题的交流活动。
首先,由杭州市福山外国语小学的邱玲玉老师组织开展“跨学科教研”工作坊。工作坊伊始,老师们按小组划分,迅速进入状态。邱老师抛出引人深思的问题,教师日常经验,展开热烈讨论。
接着通过文献阅读辨析观点,重新理解和定义跨学科教研。随后,老师们展开文献检索,小组合作绘制基于“跨学科教研”的系列问题的思维导图。
最后,老师们就自己绘制的思维导图从跨学科教研的特征、要素、形式等多方面介绍了自己的理解。
在工作坊讨论的基础之上,华东师范大学附属杭州学校的陈水婷老师结合文献,主要对现阶段跨学科教研的基本流程做了分享。陈老师指出,跨学科教研的基本流程大致经历四个步骤:先是聚焦问题,确定主题;再在主题之下关联学科,拟定方案;接着教师共同研讨,学科实践;最后进行展示总结,反思提升。
最后卢老师从三个方面对本次工作室活动进行小结。第一是本学期工作室的主题与计划,希望借助工作室的先行实践力量,为区域下半年跨学科的教师挑战赛做一些思考,同时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本次交流的话题,也是为了破解现阶段学校及区域普遍存在的跨学科教研质量不高问、组织不易等问题。第二是在工作室的活动中,教师逐步探索新的教研方式,工作坊有输入、有碰撞、有新构,这是我们一直期待的教研样态。第三是跨学科教研典型样例的梳理。从中美课程平移至今,区域学校不断涌现出关于STEM教育的丰富实践方式,这些方式有载体、有组织、有机制,也亟待我们整理与提炼。
跨学科教研旨在通过打破传统学科壁垒,促进多学科间的交流与融合,为教育创新注入新活力。此次工作室活动,尽管需要工作室成员换位思考教研的机制与策略,成员作为讨论者,也是学习者、参与者、观察者、效仿者,在共同实践与研究中提供可借鉴的操作方法与思路,陪伴前行,共生共长。
摄影:陈水婷 撰稿:陈水婷
审核:卢夏萍
杭州市拱墅区教育研究院
2024年10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