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日,卢夏萍工作室成员参加了在丽水市莲都区举行的浙江省第三届项目化学习大会。本次活动由教研网进行实时直播,来自全省的项目化学习区域负责人及骨干教师,共三百余人参加线下活动。大会主要聚焦“区域推进、学习机制、学校经验”三大板块。会议由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综合部主任方凌雁主持。
开幕式
在开幕式上,丽水市教育局党委委员、副局长谢瑞波首先对远道而来、齐聚丽水的与会人员表示热烈欢迎,同时也表达对与会者共同推动项目化学习在浙江乃至全国范围内深入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书记、主任何东涛作了重要讲话,她从浙江省教研室启动STEAM教育研究到项目化学习升级的历程中,深入探索并实践证明了项目化学习不仅能让学生的成长清晰可见,还能有效推动学习方式的变革,明确体现了素养导向的教育方向,成为推进课程改革的重要载体之一。她强调,项目化学习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综合素养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她回顾并总结了浙江省在项目化学习领域所取得的显著成就,并对未来的发展方向和目标进行了展望。
区域推进
丽水、温州、杭州市钱塘区、绍兴市上城区教研部门相关代表分享了各自区域层面积极推进项目化学习落地推广的做法和思考。
丽水市教育教学研究院徐益南带来的《试点+协同:撬动区域项目化发展的行动探索》报告,提出抓住“关键少数”来带动“绝大多数”的实践模式,介绍了丽水在项目实践、教师研修、成果展示等方面的探索,以点带面地促进市域协同发展。
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陈素平带来的《让儿童发现自己的力量—项目化学习的乡村实践新样态》报告,从顶层架构、项目研发、支持系统三个方面来介绍了乡村项目学习的新要义、新群落、新平台。并分享了种子教师营、《扫码识古街》移植项目群、云上博物馆等典型案例,充分展现了温州的项目化实践过程。
杭州市钱塘区教师教育学院方亚琴带来《跨学科教研:基于省项目化学习视频资源教师研修的钱塘实践》的报告,从为何要开展跨学科教研、何为跨学科教研,以及基于省视频资源的跨学科教研实践三个方面展现了钱塘教师研修的“知-化-创”过程。
绍兴市上虞区教师发展中心朱钻飚带来《优研 优学 优创”绍兴市上虞区推进项目化学习实践探索》的报告中,例举了因教而研,强化项目化学习教研行动的系列研推措施,使得团队能在做中学、做中研、做中评、做中培和做中创。
学习机制
省教研室项目化学习研究团队分享了学习机制的推广展开,探讨如何通过项目化学习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帮助教师从“项目”中看到“学习”。
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综合部副主任管光海博士阐述《驱动性问题的设计与使用》,利用案例来分析,把握本质问题,关联学习目标,并提出可以基于真实情境、基于问题表达框架来设计驱动性问题。使用驱动性问题时应帮助学生理解、并要驱动性问题贯穿整个项目。
杭州市西湖区教育督导评估中心鲍雯雯带来的《核心任务与支持性活动的设计》 报告中,分享规划核心任务进程的基本方法,依据一般问题解决思路来规划、基于系统化问题解决方法来规划和基于具体领域的解决问题模式来规划。让我们将大问题拆解为小问题,充分提供支持。
杭州高新区(滨江)教育研究院洪优萍带来了《以学科实践深化学习》 ,从为什么聚焦学科实践?如何设计基于项目的学科实践?如何设计基于项目的跨学科实践?三个板块来分享,同时分别以语文、数学、信息科技等各学科的案例来呈现学科实践的深化研究。
杭州市拱墅区教育研究院卢夏萍带来《项目化学习中的教师指导策略》的观点报告,从激发学生学习意愿的指导策略,促进学生在问题解决中自主学习的指导策略,基于学生学习表现的生成性指导策略,和引导学生学会自我管理的指导策略四大方面来呈现,强调教师在项目化学习指导中允许失败,并引导学生追溯原因从中获得启示和对策。
杭州市绿城育华亲亲学校蔡文艺带来的《表现性评价的设计、应用与迭代》,从表现性评价的定义、设计程序、评价应用三大方面来阐述,并给出了许多案例来说明评价量规的研制方法,以及量规在项目化学习中各个阶段的作用。
学校经验
本次大会继续聚焦乡村项目化学习,8所学校分享了包括学科、跨学科和多维度的学校创新实践,以及以校本研修为核心的教师发展探索等宝贵经验,为与会者提供了深入的交流与学习机会。
丽水市莲都外国语学校陈国良带来《项目化学习的莲外实践》,展现了莲外从“全员卷入学习、怡景校区先行实践、全学科全员推进到稳健成型”四个阶段的项目化学习实践过程。
丽水市莲都区碧湖第二小学姜乐美分享了《全员·真实·引领:乡村学校项目化学习主题校本研修》,介绍了碧湖二小研修的背景、主要做法、赋能引领,挖潜研修驱动力;聚焦主题、因校制宜,把控研修方向性;提炼成果,擦亮品牌,增强研修获得感。
丽水市遂昌县云峰中心学校钟柳昱带来的《乡村学校以项目化实施语文大单元教学“爷爷,我替您记得”项目实践再思考》,汇报了基于乡村资源,构建学习情境;融合教材内容,实现课程落地;致力整体设计,兼顾学情特点三大方面,强调让各种学习方式共存,共同促进学生的成长。
杭州市淳安县浪川乡中心小学汪绪海带来的《从课堂到生活:项目学习在乡村小学的应用》,强调以生活项目引学习出课堂,使教育回归本真,并以校实践案例“春蚕伴成长”、“荷田探秘”、“发现美与创造价值”、“暖巢行动” 等来阐述。
温州市平阳县宋桥小学陈芳芳带来的《跨越·连接:“桥”课程项目化学习实践》,展现了学校基于在地资源,设计的“桥”课程,并分享了“一桥一童年” 课程项目化学习案例,展示出宋桥小学以生活为桥,跨越过桥,跨年段、跨学科、跨时空的学习。
湖州市织里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徐莉莎带来的《转型·革新·深化:农村小学项目化时间的多维探索》,展示了学校从传统向创新跨越的课堂转型、从被动至主动变革的作业革新、从理论到实践转化的学习深化。
义乌市义亭小学许忠平带来的《非遗传承在校园》,展现了学校层面从一个驱动问题、两大学习场景、三条实施路径到学科学习、劳动教育、社团活动等一套评价体系的实践过程。
江山市中山小学毛伟琴带来的《学习进阶视域下小学项目化学习的实践探索》,展现了学校研制进阶式框架作为开发设计项目化学习的模板工具,联动开发了12个跨学科项目学习案例,并形成了课程体系。
会议总结
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副主任周华松为大会作总结引领。他提出我们要在统一思想中解放思想,要在融会贯通中实事求是,要面向全体学生。希望我们能把项目化学习的推进作为课程改革推进的载体之一,真正的将项目化学习作为课堂的变革、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而不只是成为锦上添花的工作。
项目实践
会议期间,工作室老师还特地参加了当地的木工实践项目。结合刘老师的讲授,老师们经历“挑选木材-构想方案-绘设计图-切割木材-打磨作品-抛光打蜡等过程。经过近5小时的木工体验,教师们经历像设计师、工程师一样的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收获了可喜的劳动成果。本次学习体验,工作室的老师们收益匪浅,纷纷表达自己的学习心得。
杭州市福山外国语小学 邱玲玉:参加省第三届项目化学习大会,我收获颇丰。这次大会以“项目化学习赋能乡村教育”为主题,让我看到了乡村教育的另一种可能。通过项目化学习,孩子们不仅能学到知识,还能在实践中锻炼能力。希望未来能有更多这样的机会,乡村的孩子们也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
杭州市星澜小学 童婕妤:这次培训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学习机制模块下的主题讲座。管老师聚焦驱动性问题的设计与使用;鲍老师分享核心任务与支持性活动的内在联系与设计方法;洪老师介绍学科视角下的项目实践;卢老师提供很多有用的指导策略......专家们从要素出发,对项目化学习的设计与实践做了深刻解读,为我将来的项目实施提供了许多新方法和新思路,大大开拓了我的眼界。
杭州市文津小学 应晨怡:项目化学习是一场教学方式的变革,是学生、教师、学校变化与城乡教育共富的良好契机。在各个学校汇报的项目化学习案例中,老师们将原来学习中一些遥不可及的场景转换成了亲切熟悉的身边事物,让校园、让课堂成为学生们广阔而有价值的“学习场”,让学生能在实践中更好地“体会学习的意义,看见自己的力量”,为更多孩子的学习带来切实可见的变化,让老师们看到孩子们的精彩。
杭州市文澜实验学校 黄晨:本次来到丽水参加第三届浙江省项目化学习大会,受益匪浅。在这里,有省、市、区各级教研员从区域经验、学习机制、实施要素等专业化理解和推进策略的总结报告,让我们管中窥豹,学习先进的理论;同时也有一线教师提供的优秀案例与经验,如丽水、温州、淳安等多地的乡村实践经验。既有阳春白雪,也有下里巴人,项目化学习在不断探索中深化普及,需要我们所有致力于此的一线教师继续不断地努力前进。
杭州市北秀小学 潘怡如:这次参加省项目化大会学习了各个学校从学科教学、劳动教育和社团活动三个层面丰富的教育实践。大会的学习机制推广环节围绕如何通过项目化学习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展开深入探讨。我了解到项目化学习中教师需要从激发学生学习意愿,促进学生在问题解决中自主学习进行指导,同时教师在项目化学习指导中允许失败,并引导学生追溯原因从中获得启示和对策。
华东师范大学附属杭州学校 陈水婷:理论与实际是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理论知识为我们提供解决问题的基本框架和方法,实践让我们转化为实际技能,我们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修正和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我也终于体会到为什么学生一旦开始实践就不肯停下来,我想这就是项目化学习的魅力。
本次工作室活动既有理论的引领,又有实践的植入。我们深刻体会到教学理念需要与时俱进。教师应学会打破学科壁垒,通过跨学科整合,让学生运用综合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玩中学,在学中乐,在乐中长。
撰稿:陈水婷、鱼瑜
摄影:工作室成员
审核:卢夏萍
杭州市拱墅区教育研究院
2024年10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