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意渐浓风微凉,时光恰好正当时。为深化数学课程改革,提升教师教学水平,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10 月 24 日下午,一场精彩纷呈的小学数学结构化教学研训活动在杭州市文澜实验学校成功举行。来自各个学校的小学数学教师们齐聚一堂,以“多边形的面积”单元为例,聚焦“结构化教学”,思考如何在教学中突出整体化、结构化,共同探讨小学数学教学的新路径。本次活动主要由安吉路新天地实验学校团队和文澜实验学校团队进行展示,拱墅区教育研究院小学数学教研员潘大琴老师全程指导,文澜实验学校胡胜平副校长、全区五年级数学老师参加。
活动由文澜实验学校赵晨曦老师主持。单元整体教学的不断推进为本次活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潘老师的引领下,老师们着力于打破知识壁垒,在关注知识之间的联系的同时,不断强化学生的结构性思维。
立足变与不变 架构单元体系
安吉路新天地实验学校的石榴老师带来了《立足单元整体 聚焦结构化任务》的观点报告。石老师从“单元教材梳理、学情调查分析、教学目标拟定、课时安排调整”四个板块展开,通过如何深入剖析教材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挖掘出隐藏在背后的知识脉络,为《多边形的面积》单元的开展奠定坚实基础。学情调查分析中,从学生的学习状况和认知水平,精准地制定符合学生实际需求的教学策略,聚焦结构化任务,并对单元进行结构化整理和重组。
金荣祥老师带来的展示课《三角形的变与不变》,由四个层层递进的任务推进,从引导学生观察两条边在格线上的直角三角形的特殊点的移动感知变与不变,再到平行线不在格线上的顶点移动的变化,最后到三条边都不在格线上的三角形的等积变形,任务由易到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渗透转化思想,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推理意识、模型意识。
梳理关联结构 探寻问题本质
文澜实验学校的陈炯杰老师分享了题为《关注沟通联系 探究问题本质》的观点报告。以长方形面积公式学习经验为基础,为突出“数方格,感悟出入相补原理”——“图形关联,体会转化思想”——“探索面积,提升应用意识”的设计思路,陈老师将本单元教学内容进行重构,根据“变与不变”,将图形以“面积相等”“同底(等底)”“同高(等高)”等方式进行关联,通过“辨析与辩论”,感知和感悟对数学本质的沟通和联系。
陈张艺老师带来的展示课《有联系的面积公式》,让学生经历横向比较不同种图形,纵向比较同种图形面积相同、高相同的过程,初步感受图形的等积变形,体会不同图形的面积只由底和高决定。在动态变化中感知当高不变、面积不变时,图形的一条底会随着另一条底的变化而变化,但两底之和始终保持不变的活动中,进一步理解图形的等积变形,感悟不同图形的面积公式之间的联系,并用之解决实际问题。本节课在变与不变中让学生感悟图形面积公式间的联系,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逻辑,感受数学的奥妙。
专家智慧引领 团队合力成长
活动最后,拱墅区教育研究院小学数学教研员潘大琴老师对两个学校团队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她不仅肯定了团队合作的力量,还激励年轻老师要在团队的助力下破圈成长。潘老师对两节课的设计理念进行了分享,她认为我们始终要让学生感悟度量,体会面积的二维性,由具象操作、直观表象慢慢升级到抽象思维、推理转化,而今天的两节展示课都很好得将转化和化归融合在一起。最后潘老师还对结构化教学下的教案设计进行了指导,并布置了本学期接下来的研修计划。
学思践悟,以知促行。此次教学研训活动为教师们提供了一个学习交流的平台,让大家对结构化教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上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和更新。
文字:文澜实验学校 俞淇莹
图片:文澜实验学校 杨 儿
审核:区教育研究院 潘大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