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升教师在游戏活动中的互动质量,增强教师对游戏中分享交流的专业认知与实践能力,推动游戏活动深入开展,我园针对教师在游戏指导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开展了“建构小园丁活动中高质量师幼互动的行为实践”系列教研活动。
【共研素材,分析提升】
2024年9月14日,我园开展了以“关注语言核心经验,共研素材分析”为主题的第一阶段教研活动。大教研组长徐艳老师从素材特质分析、素材价值辨别和素材删减取舍三个维度,深入讲解了语言活动素材分析的专业方法。
在研修过程中,教师们从时间、人物、地点、矛盾冲突、心理变化等维度出发,深入挖掘语言素材的教育价值。通过分析画面表现、内容主题、语言特色等要素,探究素材对幼儿语言发展的支持作用。教师们根据素材特点探讨教学设计,并学习运用删减取舍原则优化教学素材,确保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通过本次研修,教师们掌握了系统的素材分析方法,提升了开展高质量师幼互动的专业能力。
【谈话研讨,明晰方向】
2024年10月17日,我园开展了以“小园丁活动中谈话方案的实践研讨”为主题的第二阶段教研活动。活动伊始,徐艳老师抛出两个核心问题:如何理解小园丁的谈话活动以及一个有效的谈话活动应包含哪些要素,引导教师们结合实践经验展开深入讨论。
在教师们的自由表述和关键词梳理基础上,徐老师进一步阐释了有效谈话活动的内涵:即通过特定话题引发多方语言交往的教育活动。这是一种教师基于明确目标、周密计划而开展的语言教育实践,其核心要素包括事先预设的话题、有目的的组织形式以及科学的内容选择。
随后,教师们聚焦“小园丁”谈话方案的具体实践,分组研讨谈话活动的具体实施路径,并就各自的观点进行了深入交流。通过本次研讨,教师们明确了有效谈话活动的四个关键要素:话题的确定、目标的明确、活动的准备以及组织形式的选择。
【聚焦提问,深化实践】
2024年11月15日,我园开展了以“聚焦提问,解锁互动”为主题的第三阶段教研活动。本次研修聚焦活动现场中的提问策略,探讨如何通过有效的提问与回应建立对话,促进幼儿的学习与发展。活动采用了回顾经验、视频案例分析、案例收集和对话提取分析等多样化形式开展研讨。
在研讨过程中,教师们以有效谈话活动的要素为基础,对各班“小园丁”谈话活动设计方案进行了深入分析与优化。通过小组分享与交流,教师们总结出高质量谈话的关键要素:谈话内容应贴近幼儿经验、符合幼儿兴趣;提问方式应包含开放性问题、思辨性问题和补充性问题,以促进幼儿发散性思维;教师应以耐心倾听、灵活回应的态度支持幼儿表达。
通过本次教研活动,教师们在互动交流中不仅明确了谈话的方式和内容,更在思维碰撞中深化了对小园丁活动中谈话策略的理解与实践。
【集思广益,共享智慧】
2024年12月18日,我园开展了以“聚焦小园丁谈话活动支持策略”为主题的第四阶段教研活动。本次活动由教研组长陈莉莉老师主持,旨在进一步提升教师在园丁谈话活动中的观察力与支持策略,通过集体研讨和经验分享,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与实践能力的提升。
活动开始前,各年段的教师们聚焦一个具体的小园丁活动案例,进行了现场观摩,并录制了视频,以便在后续研讨中进行分析。这一过程有助于教师们梳理活动中的支持策略,并根据实际效果提供反馈,从而形成切实可行的优化建议。
在研讨过程中,教师们根据活动实践回顾,分组分析了视频中幼儿的学习表现,深入探讨了教师在该情境下的观察要点和支持策略。随后,各小组讨论了后续的推进方式,并展开了热烈的探讨与交流。
每个小组派出了代表,分别分享了所在年段在小园丁活动中的支持策略、效果反馈及优化建议。各代表教师从不同角度总结并分享了小组的讨论成果,进一步促进了思维的碰撞与经验的共享。
在最后的头脑风暴环节中,大家集思广益,形成了一套园丁谈话活动支持策略的小锦囊,涵盖了活动实施的导入环节、梳理环节和深入环节。这一成果凝聚了全体教师的智慧,体现了集体教研的力量。我们希望在未来的实践过程中,教师们能够积极提出自己的困惑和改进建议,共同推动这一策略的不断优化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