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是永不消逝的美颜,审议让主题实施更适恰,教研让师幼关系更灵动,我们的儿童研究在路上。课程审议是教师追求课程适宜的过程,是引导幼儿主动、积极、创造性学习和生活的过程。而在审议中教师每一次由众说纷纭到形成共识、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都是互相学习、不断认识幼儿经验与发展特点的过程,让教师审议更加轻松,活动设计更加真实。

2019年4月24日下午,拱墅区上塘片小组教研团队也迎来了本学期关于课程审议的教研沙龙活动。参加本次活动的有大关苑实验幼儿园、花园幼儿园、菁禾幼儿园、浙幼师二幼以及德胜幼儿园共五所幼儿园教研团队。老师们寻着曾走过的足迹,带着思考、带着困惑、带着过往的经验、带着“顺应儿童发展本身需要”的理念,相聚在大关苑实验幼儿园,一起审议、一起研讨、一起前行。

●以儿童视角来审视——主题审议 让观点聚焦

“什么是主题审议?为什么要进行主题审议?主题审议着力解决什么典型问题?”大关苑实验幼儿园马春艳老师开门见山,以这一问题拉开了活动的序幕,第一时间表明了本次活动的焦点和意义所在。老师们很快找到了几个关键词,“儿童立场”、“教育适恰性”、“动态调整”、“课程架构”、“优化改进”、“生成”、“整合”等。

“主题审议怎么审?”马老师继续追问,引发老师们的思考。一番头脑风暴后,大家带着各自的问题走进教研现场。

●以儿童立场来追问——审议共享 让思想碰撞

从上塘片五家幼儿园最困惑的实践问题出发,老师们对主题审议的流程、内容、脉络、教师专业四个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地探讨,进行了经验的交流与分享。

问题一:如何更清晰科学地梳理主题脉络?

浙幼师二幼:在梳理主题脉络时,分析三级脉络,把握子主题的发展线;学习活动的推进线;学习与生活、游戏和环境的延展线。

苑幼:孩子的观点和老师的安排同样重要。制定有弹性的脉络,充分尊重儿童的知识体系和经验发展的需要。

菁禾幼:内容网络图是资源,脉络图是动态的行进路径。

审议要尊重儿童的天性,用多元调查统计评价表来做实。解决知识经验体系和儿童发展逻辑之间的关系,安排动态的脉络图。能推动儿童持续学习、改变和自我激励的主题脉络是最合适的。

问题二:主题审议中班本化内容如何深入?

苑幼:预设的主题活动线索要灵活地进行调整和更新;教师要善于观察儿童的兴趣和需要;收集丰富的课程资源等都有助于班本化的深入。

箐禾幼:利用主体评价表、课程故事、绘画日记观察、活动视频等支架,发现儿童真实的表现兴趣,从而调整活动组织策略。如果幼儿失去兴趣,教师可尝试压缩活动,生成幼儿需要的相应活动。

浙幼师二幼:前审议四类内容理性梳理,中审议三方法动态调整,后审议三环节反刍总结。

花园幼:重视孩子生发,关注教师预设,确立基准线。

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孩子能够用自己的方式、节奏行走,有充足的时间与周围环境发生连接,有绝对的机会去探索、去发现、去表达;在这里,会发生许许多多属于孩子的故事,老师则化身为“讲故事的人”。有脉络行进的动态调整意识,把握节点、节奏、方式、平衡等要素,师幼共同支撑起班本化的弹性时空。

问题三:新教师在主题实施中的专业成长架构思路。

德胜幼:充分肯定新教师的力量,选取新观点来设计实践,新老合力共同实现审议的落地。教研组每周碰撞,提供生成的新能量。整合社会资源让教师的眼光越过围墙,让孩子的眼光越过围墙。

箐禾幼:实验班主题先行,其他班在成熟后后行,共同研磨可行性和适宜性。

花园幼:提出在新教师的成长架构上必须重实践、给予适当理论支撑;用范式引导的方式将主题审议的实施具体化;进行阶段性及时反思调整。在此基础上,鼓励新教师在做中学,学中做。

苑幼:新教师是敏感的,敏感儿童的兴趣、情感、稚嫩……教研组善用分解策略,合理架构团队,发挥每个人的力量。

新教师在主题审议中是无能力者吗?这个问题的答案不言而喻,当然是否定的。教师要成为有思考品质的教师,才能促进儿童成为有学习品质的儿童。在主题审议中,每一份力量都闪耀着光芒,这些光芒与幼儿周边的人、事、物都应该成为主题审议的资源,从而打造温暖的学习共同体。

问题四:主题审议的一般流程与分工架构。

苑幼:提出了五步审议法,对主题审议进行逻辑性分析、实践性操作、经验性总结、反思性提升的基础上,审议教材、儿童、资源、过程、经验等。

浙幼师二幼:从实施路径角度提出了第二个五步审议法,审儿童、审微观宏观、审筹谋、审教师、审评价。

花园幼:立足培训视角,从团队架构角度提出了层级审议法。

菁禾幼:从进度安排梳理了前审议、中审议、后审议各自不同的侧重点。

在主题审议中要以儿童为本,坚定信念,厘清观念,像这样持续性地分享经验,沉浸式地开展研究,才能形成成熟、有效地教育实践,让主题审议更顺畅。

●以教育现场来追随——深度学习 促师幼共融

聚焦“主题审议背景下的教学活动设计与实施”,重点在指导教师积极探索主题教学活动中支持幼儿深度学习的有效策略,从而促进师幼共同发展。那么如何将本园资源、本园特色课程理念和实践与基础课程进行有效“融合”?花园幼儿园李明潭副园长带领在场的老师们进行了深度的学习和研修。

首先李老师抛出三个问题:“什么是特色课程?”“特色课程和园本课程之间的关系是什么?”“特色课程与基础课程之间的关系是什么?”一系列的问题让老师们展开了积极地思考,很快地找到了“个性发展”、“自主性”、“选择性”、“全面性”等关键词,通过李老师的梳理,老师们正确认知了特色课程与基础课程的关系。

接着李老师以小班“春天”主题的思维导图为例,请老师们根据自己幼儿园的特色与幼儿的兴趣点进一步梳理主题网络图。提出了在梳理时要考虑到主题目标的适宜性、主题脉络的衍生性、主题内容的丰富性、活动方式的多元化、知识结构的科学性。

老师们立刻展开了头脑风暴,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研修场面非常热烈。最终每一组都对自己幼儿园是如何将本园的资源、特色课程理念和实践与基础课程有效“融合”进行了简要的汇报。李老师也适时给出了中肯的评价。

最后李老师同样以三个问题结束了今天的研修,引发老师们更深层次地思考。大家也提出后续还可以开展教学内容、教学设计的审议,可再收集各幼儿园审议的案例解惑。

本次活动的开展,让参研老师对主题审议的实施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意识到幼儿园课程的实施不是静态的、固定的框架,而是持续发展的动态过程。通过这次的教研活动,通过课程审议这个平台,教师儿童观、教育观不断碰撞,在实践与反思中形成了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和兴趣需要的共识。相信只要沿着这条课程审议的教研之路坚定地走下去,每一位教师都能在审议探索过程中发挥出自己的优势,让课程追随幼儿的发展,让教师成为真实的课程设计者,最终实现园所特色发展和园本课程建构。

大关苑实验幼儿园

撰稿:楼一冰

审核:翁艳艳

2019年4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