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是人生中最美好,也是最复杂的阶段。身体和心理的快速变化,使得青春期的孩子们面临着诸多挑战。为帮助青春期女孩在生理和心理上正确认识青春期发育特征,掌握生理卫生科学知识,助力学生健康成长,培养学生积极健康向上的良好心态。3月12日中午,我校开展了一场以“青春那些事儿:成长的烦恼与应对”为主题的青春期健康教育讲座,本次讲座由小河湖墅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计家平医师主讲。
讲座主要从青春期生理变化、青春期心理变化、青春期自我保护、青春期注意事项这四个方面进行。
▲计家平医师
计医师指出青春期是指由儿童阶段发展为成人阶段的过渡时期,是人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青春期意味着你开始褪去儿童的特征,逐渐变成成人。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定义的青春期,一般发生在10-20岁,这一时期是一个人获得第二性征和性生理发育成熟的过程。大部分人在初中阶段都步入了青春期。青春期是人生中一个非常特别的阶段,它不仅标志着身体和心理的成长,也是自我认知和身份形成的关键时期。我们不仅要了解自己的身体变化,我们还应该学会如何去关爱自己的身体,让我们都能拥有一个健康美丽的花季。
接着,计医师提出为何我们会开始关注异性。步入青春期后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成熟,我们的性意识已经觉醒,都开始关注男女同学间的性别差异。男女同学间的交往成了一个异常敏感的话题,稍有不慎,就会受到嘲笑和误解。其实,男女同学之间进行正常的交往,对我们健康的成长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但男女生交往要把握几个原则:
第一“自然”原则:与男生交往时,无需故意疏远,一般的交往,男女生没有太大区别,因此可以模糊掉性别,像跟女生那样去跟男生交往。言语、表情、举止、情感流露以及所思所想要做到自然顺畅。
第二“适度”原则 :随着交往变深,我们需要明确性别差异。否则容易引起误会,在情感上走过多弯路。这时我们需要把握三个界限:身体界限:保持适当的空间距离,若非环境空间狭小,两个人保持一手臂长以上的距离;情感界限:不跟异性聊过于私密,尤其是与性有关的话题;情境界限:不单独与异性长时间相处。
第三理性看待“心动信号”:好感不等于必须恋爱:像欣赏风景一样保留美好,专注自我成长。
计医师还提醒同学们要增强自我防范意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并给出了一些小贴士:一是,提高警惕性,防范以恶意出现的坏人,也要警惕以“善意”出现的好心人;二是,不要一个人或少数几个女同学到公园、河边、树木等偏僻的地方去看书或复习功课;三是,不要一个人或少数几个女同学招手搭便车,即使是认识的人也应有所警惕;四是,不要去各种酒吧或KTV,不轻易与网友见面;五是,如果发现有人跟踪你,赶快到人多的地方或最近的商店、警察局;六是,出门一定要告诉家人:你去哪里、联络的电话;七是,避免单独和异性在家里或封闭的环境中会面,尤其是到异性的家里去。
▲校长助理、学生处主任 乔海莉
最后,乔海莉主任向计家平医师为同学们带来的精彩讲座表示感谢,同时,提醒和教育同学们要把握好男女生交往的尺度,辨清好感与爱情的区别,设立交往底线,牢记学生身份,将悸动转化为学习动力。在适当的季节做适当的事,花季是最美好的季节,但绝不是成熟、收获的季节。同学们一定要善待和保护好自己的新绿,充分吸收营养茁壮成长!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