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语】
在杭州拱墅区塘河路上,有一所被绿意环抱的校园,这里曾接纳过无数中考失意的少年,也见证过无数个"逆袭"的故事。2018年的夏天,陈毅婷带着高考录取通知书走出育新高中的校门,四年后,她以萧山区第三幼儿园在职在编教师的身份重返教育热土。从迷茫到坚定,从被守护到守护他人,她的成长轨迹,正是育新高中"低进高出"育人理念的生动注脚。……
凤凰涅槃
在育新,每个选择都有回响
"中考失利后,我以为人生就此黯淡了。"回忆起初入育新时的情景,陈毅婷坦言自己曾深陷自我怀疑。作为一所民办高中,育新在第二批招生中接住了许多像她一样跌倒过的少年。但正是在这里,她第一次感受到:人生真正的赛跑,从来不是以某次考试的哨声为终点。
育新给予学生的,是"选择的权利"——从七选三的个性化课程搭配,到"一生一策"的成长规划,陈毅婷在老师的引导下,逐渐学会用长远的眼光丈量人生。面对数学优势与英语短板交织的困境,班主任钭继慧老师的一句话让她豁然开朗:"真正的强者,不是逃避弱点,而是把短板锻造成跳板。"
追光之旅
那些照亮前路的育新星光
在陈毅婷的高中记忆里,最温暖的光来自那群"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的老师。数学课上,何老师用函数图像勾勒人生曲线;英语早读时,钭继慧老师陪她逐句矫正发音;高考冲刺阶段,王玉芝老师用永远温暖的笑脸化解焦虑。"她们教会我的不仅是知识,更是如何成为一束照亮他人的光。"如今,当她俯身为幼儿园孩子系鞋带时,总会想起当年老师弯腰讲解错题的模样。
面对英语短板,这场"逆袭战"打得尤为艰难。每天清晨五点半,教室走廊就会响起她背诵课文的细碎脚步声;笔记本上密密麻麻的红色批注,记录着钭老师三十三年教学经验的结晶。"当我捧着高考英语试卷时,突然发现那些曾让我畏惧的长难句,早已化作攀登的阶梯。"从勉强及格到高考超常发挥,这段经历让她明白:所谓奇迹,不过是坚持的另一个名字。
育新印记
三年时光沉淀的教育温度
在陈毅婷的手机相册里,珍藏着一张泛黄的校园照片:春日红叶李下晨读的剪影,秋日操场奔跑时扬起的校服衣角,寒冬清晨食堂递来的一碗姜汤。更让她难忘的,是那些平凡却闪光的细节——保安大叔雨天撑伞护送学生回寝,后勤阿姨把生病学生的校服悄悄洗净烘干,年级主任周小锋在月考后为每个学生手写的鼓励卡。
"在育新,教育从来不是冰冷的分数较量。"她说,正是这些细碎的温暖,让她在成为幼师后始终坚信:教育是用生命影响生命的事业。如今的她,会把数学思维融入幼儿游戏,用当年老师教她的耐心对待每一个孩子,将育新传承的教育温度继续传递下去。
致追光者
高考不是终点,而是远方的起点
2018年6月,当陈毅婷在高考考场写下最后一笔时,她忽然懂得:这场考试真正教会她的,是面对挑战时永不言弃的勇气。正如她在给学弟学妹的寄语中所说:"重要的不是你考了多少分,而是你始终记得为何出发。"
如今的育新校园里,"低进高出"的奇迹仍在延续。2024届毕业生本科上线率突破纪录,艺术类考生重点院校录取人数创历史新高。这些数字背后,是一群教育守望者日复一日的托举,是无数个"陈毅婷"在暗夜中的执着奔跑。
【校友寄语】
"如果你正在为中考成绩彷徨,请相信育新会用三年时光为你重绘人生坐标。这里没有'失败者'的标签,只有永不言弃的育新精神。当你在玉兰树下捧起书本,在师长的目光中走向考场,终会明白:人生最精彩的故事,往往始于谷底的那次绝地反击。" ——陈毅婷
【教师点评】
"陈毅婷的甜美的笑容下,藏着超乎常人的坚韧。"班主任钭继慧老师至今记得那个总在走廊背书的执着身影,"她让我看到:当教育遇见不放弃的灵魂,就能创造无限可能。"
【结语】
塘河路的凌霄花年复一年盛开,育新的故事永远在书写新的篇章。在这里,每个迷途的少年都能找到重生的力量,每段青春的迷茫终将化作破茧的星光。2025年的中考少年们,愿你们在育新遇见更好的自己——因为教育的真谛,从来不是筛选天才,而是让每个平凡的生命都能绽放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