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生活皆课程,

一次有趣的对话,一个好玩的游戏,

甚至一片树叶,一朵小花,一只动物,

都有可能成为孩子们感兴趣的话题。

当我们俯下身来,用心倾听孩子们的童言趣语,

课程故事也在悄然发生……

为深入推进课程建设,有效落实园本课程实施,引导教师树立良好的课程意识,提升教师挖掘课程价值、撰写课程故事的能力。2025年3月28日,杭州市新城实验第二幼儿园开展主题为“幼儿园课程领导力”的校本研修活动,本次研修活动由教科室主任江丽燕老师主持。

理解内涵.走进课程故事

理念是指导实践的灵魂,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什么是课程故事”,江老师给老师们发放了课程故事小问卷,收集老师们关于开展课程故事的困惑。聚焦当下课程故事开展存在的问题,江老师整理了大量的资料结合具体的问题与大家展开分享。从课程故事是什么?为什么写课程故事?撰写课程故事的常见误区?课程故事的写作理念、课程故事开展的主要脉络等方面入手,与老师们一起交流课程故事撰写的方法。

幼儿园课程故事本质上是一种教育实践叙事,是教师回顾讲述那些以小见大、发人深省、关乎幼儿园课程建设与发展的故事。课程故事是教师对课程构建过程的回顾,教师需要用科学的教育理念,结合课程的实践经验,提出具有突破性的、普适意义的教育经验。老师们还结合自己做过的课程故事分享课程故事中展现的生成性的言语以及影响课程故事框架的言行。理论的学习,帮助提升教师对课程故事的理解与认知,提升撰写课程故事的能力。最后江老师进行小结,一篇好的课程故事一定是清晰的框架+真实的素材+深刻的反思,希望老师们不断提升理论知识,丰实专业素养。

聚焦案例.深度学习课程故事

写好课程故事是提升课程质量的切实需求,也是教师进行有效课程研究的有效抓手。在老师们对课程故事有了丰富的认知后,江老师分享《西瓜的故事——由一场意外生成的课程》故事案例,请老师们从课程撰写脉络的角度,浅谈自己的见解,寻找该故事中的亮点和完善之处,从别人的课程故事中找到自己要学习的地方,反思与分析之后,进行实际的运用。老师们根据不同的年龄段进行分组交流研讨,在交流的过程中,老师们积极发言并记录。中班段老师分享该故事里的家园互动值得老师们学习,从生活中的小事看到故事价值,能够从儿童视角出发,关注到幼儿的不同能力水平发展,并能够充分地利用家长资源,让家长参与到故事中。小班和大班年段的教师则从故事框架的完整性、内容的故事性、有效连结园内和园外活动丰富故事内容,值得大家学习。

收获感悟.悟课程精髓

交流分享后,教科室主任对教师们分享的观点以及认真学习课程故事的态度给予肯定,鼓励教师在撰写课程故事的过程中既要聆听和尊重幼儿的想法,还要真实地与幼儿探讨实践过程中的真需求、怀疑和思考。老师们可以结合学习的理论内容思考自己撰写的课程故事,延伸出下一步的课程故事探究,形成递进的路径。

本次教研活动以课程故事为主线,通过问题收集、头脑风暴、理论学习、典型故事分享、互动研讨、总结提升的形式,进一步提升教师们的撰写课程故事的能力,相信通过此次研修,教师会更多地关注幼儿的兴趣、需要、感受和体验,不断丰盈课程实施,和孩子们共同探究更多精彩、有价值的课程故事。

一段故事,一次旅行;

一段故事,一次成长。

让我们继续带着点滴收获,与孩子们一起演绎课程,

让课程故事润泽孩子们的童年……

撰稿:刘永香

审稿:江丽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