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正如叶欣怡同学所说,我们每个学生都应该从先烈事迹里汲取了奋斗的力量,坚定信念,努力拼搏。今天,我们站在鲜艳的五星红旗下,凝望这片用无数先烈鲜血染红的旗帜,共同缅怀那些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而献出生命的英雄。铭记他们,不仅是铭记一段历史,更是守护一个民族的精神基因。当我们仰望飘扬的五星红旗时,或许会想起课本里董存瑞托起炸药包的瞬间,想起黄继光用胸膛堵枪眼的壮烈。但同学们,我们该怎样传承这份精神?其实答案就在我们身边——先烈们用生命守护的,正是我们此刻能坐在教室读书的平凡日常。而守护这份平凡的答案,就藏在每个清晨到日暮的细节里。

一.今天的我们,如何接住历史的接力棒?

有人问:“生在和平年代,我们还需要谈牺牲吗?”我要说,先烈们留给我们的不是悲情,而是一面镜子,照见当代青年的责任。当有同学抱怨早读太早、作业太多时,可曾想到西南联大的学生在防空洞里点着油灯读书?当你们纠结于考试排名时,是否记得钱学森放弃美国优渥待遇、用麻袋装手稿回国的决绝?当我们抱怨晨跑太累时,想想红军日行百里的草鞋;当我们觉得古文难背时,想想战火中护着课本转移的师生。先烈留给我们的不是沉重的负担,而是让平凡日子闪光的力量。英雄精神从不是抽象的符号:它是凌晨五点半教室里的灯光,是运动会上咬牙冲刺的坚持,是面对挫折时“再试一次”的勇气。今天的奋斗,就是我们对先烈最好的告慰。

二.从脚下出发:让英雄精神活在日常

缅怀先烈,不需要豪言壮语。它可以是升旗时多一份庄重的凝视,唱国歌时洪亮的歌声,可以是历史课上多一次用心的追问,历史课上读到"八百壮士死守四行仓库",不妨看看校园里茁壮成长的绿树和红花——那些战士用生命守护的,不正是这样生机勃勃的平凡吗?把对先烈的敬仰化作爱护校园的一草一木,就是最朴素的传承。这些微小的行动,都在延续着英雄精神的脉搏。真正的铭记,是让他们的信念在我们的生活中生根发芽。

三.把课本里的历史变成脚踏实地的行动。早晨进校时听到同学们的一声声老师好,同学们见到地上有垃圾,主动捡起来放进垃圾桶。同学们小预备进班,上课时认真听课,课下按时完成作业,食堂打饭时自觉排队,吃饭时光盘珍惜粮食,这些日常琐事里,藏着对先烈最深情的告白,这些点滴皆是传承先烈精神的火种。。

同学们,真正的缅怀不需要豪言壮语而是精神的传承;真正的纪念不是语言的重复,而是行动的接力。当教室的灯光照亮我们专注的面庞,当操场上的口号惊飞觅食的麻雀,这,就是我们对先烈最好的告慰。当我们坐在窗明几净的教室时,请记住——这张课桌背后,是无数先烈用脊梁撑起的天空;当我们抱怨学业压力时,请铭记——那些与我们同龄的战士,曾在战壕中握着笔和枪,用生命写下“清澈的爱,只为中国”。所以,从今天起,让我们把升旗时胸腔涌动的热流,转化成课堂上专注的眼神;把清明春风里的每一片新叶,绽放在同学们埋头做卷的沙沙声音里。

我们再次仰望猎猎飘扬的国旗,缅怀先烈,让我们以青春之名立誓:做一粒扎根大地的种子,在课堂里汲取养分,在实践中磨砺品格;做一颗发光的星辰,用今日之奋斗照亮我们理想之路!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