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今天,当鲜艳的五星红旗在育新校园中冉冉升起,我想与大家分享一个充满力量的主题——“强国有我、强校有我”。

时光流转至 1955 年,在遥远的大洋彼岸,25岁的钱学森,怀着一颗炽热的赤子之心,冲破了重重艰难险阻。他那一句我要用我的学识回报祖国的誓言,回荡在祖国大地。他的归来,为新中国的航天事业奠定了坚实基础,让中国在世界科技舞台上崭露头角。近年来,美国对华发起芯片封锁、高科技制裁、关税壁垒,试图遏制中国的发展。华为被断供芯片、新能源汽车、光伏产业遭遇不公平竞争……这些事件告诉我们:核心技术唯有自主创新才能突破封锁!在充满挑战的实验室里,23 岁的曹原,成功破解石墨烯超导奥秘。 在广袤无垠的乡村振兴路上,大学生村官黄文秀,用她那年轻而炽热的生命,丈量着扶贫的征程,生命停在30岁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责任和担当。这些青春的榜样告诉我们:强国,既需要“顶天”的科研突破,勇攀科技高峰,也离不开“立地”的平凡坚守,在每一个平凡的岗位上默默耕耘,发光发热。强国正是由一代又一代的青年,用热血、用智慧、用行动,一笔一划写就的壮丽篇章。

在最近的学校公众号里,我看到一届届毕业生们在科学、设计、英语等领域中取得了很多成就,他们用拼搏书写着青春答卷,让学校的荣誉墙上始终闪耀着属于他们的光芒。这些成绩背后,是日复一日的专注与坚持。作为老师,我也有幸见证着你们的成长与蜕变:我看见教室里,同学弯腰拾起细碎的纸屑,是文明之花在校园传递;我看见操场上的奋力奔跑的身影,是热爱运动、积极向上的校园精神;我看见教室里,求知的目光追随着老师,密密麻麻的笔记是探索知识的足迹;我看见办公室里,你们皱着眉头追问难题的模样,那一声 “老师,我还想再问问”,正是对知识最动人的告白。这些瞬间看似微小,却勾勒出青春最珍贵的模样。同学们,强校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需要我们用实际行动去践行的承诺。我们每个人的一小步,终将汇聚成学校发展的一大步。让我们从每一件小事做起,从每一个当下出发,用行动诠释强校有我共同书写属于这个时代壮丽篇章!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