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3日 第24个全国爱耳日
在这个“爱耳日”来临之际,让我们和耳朵“说说话”吧!
伤害耳朵的几大元凶:
噪音、用药不当、耳朵炎症、长时间接打电话、生活方式不健康 。
1.噪音
据统计,噪音是仅次于衰老的致聋病因。除了生活噪音,娱乐噪音的伤害也普遍存在。世卫组织一项调查数据表明,全球12岁至35岁人群中,有近50%在使用音频设备时达到不安全音量。
2.用药不当
一些常用药属于耳毒性药物(如氨基糖甙类、抗疟药)可能导致不可逆听力损失。耳毒性药物以损害高频段听力为主耳聋或发生在用药过程中,或发生于停药后。生病时一定不要乱吃药,应谨听医嘱服药。
生活中常见的耳毒性药物:
①抗生素: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万古霉素;
②水杨酸类药物如:阿司匹林;
③ 利尿类药物如:呋塞米 ;
④抗肿瘤类药物 ;
⑤抗疟剂等 。
3.耳朵炎症
中耳炎是听力问题的一大元凶,常见导致中耳炎的因素有:
01.游泳进水、呛水引发急性中耳炎和外耳道炎症;
02.感冒、鼻涕擤入咽鼓管引发中耳炎;
03.鼻、咽部炎症蔓延致中耳炎 ;
04乘飞机时耳鼓室内外压力差过大,引发中耳损伤。
4.长时间接打电话
现如今,手机都是人手一部,人机不可分离。但是频繁或长时间的接打电话也会损伤听力甚至引起神经性耳聋。建议打电话要长话短说,时间最好控制在3分钟左右,如果条件允许,使用免提通话。
5.不健康生活方式
研究表明,吸烟(或二手烟)会增加听力损伤的几率;而不健康作息会使身体过度疲劳,进而引发血管收缩致缺血缺氧,导致耳聋。
如果发现你的听力下降,也一定要及时干预!
及时就医 听不清,其实就已经是耳聋的征兆。生活中出现交谈时常需要对方重复、提高音量,讲话声常常不自觉加大等症状时.
突发性耳聋的干预 突发性耳聋是指突然发生的、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在临床中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患者在刚开始时可能只会感觉到耳鸣,出现“嗡嗡”声,感觉声音遥远,然后突然听不到声音。一旦发生,必须在发病10日内尽早就医,通过药物等综合治疗,70%患者能够恢复。就要及时就医。
助听设备干预 如果听力损失影响到交流(听损30-40分贝),就要通过助听器干预,抑制听力下降速度。对于50岁以上的听损人群,若不予干预,还会影响沟通,造成社交孤立、焦虑、抑郁和认知能力下降。
为了我们的听力健康,请爱护我们的耳朵
杭州市大关苑实验第二幼儿园
202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