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实 赋新 增实效

2022年11月24日在浙江大学附属中学玉泉校区举行杭州市普通高中历史学科“双新示范”教学成果展示暨2023届首考复习教学研讨活动。长征中学高三历史备课组、韩洁名师工作室成员韩洁老师、冯凤芳老师参加教研学习活动。

浙江大学附属中学的胡家成老师开设《明清社会经济——白银浪潮下明清经济的变与不变》,基于体系,胜在结构,既在教材中,更在教材外,选材精当,思路清晰,思维活跃,余味悠长。胡老师的课堂以层层递进的问题链,引导学生在探究学习中认识“相较于白银,科技进步与制度活力才是国家发展的更为深层的内驱力”这一历史内涵,充分体现了以生为本,有效落实了唯物史观、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能力的培养。

余杭中学的陈雪姣老师以唐朝社会的繁荣为切入点,立足研读课标,定主心骨,立秋重构教材,搭知识框架,侧重理解为先,寻求重难点突破。在复习中,形成学校自我特色的突破三策略,巧用图示地图 、重视课本材料、自主构建知识体系。来自书本,高于书本,融汇贯通,水到渠成。

余杭第二高级中学的陈盛益老师以风趣但耐人寻味的《我们仨的围城》让老师们有所思,有所悟。首考即是绝战,手段是靠砌砖,做好知识的搬运工、砌砖工。形成纲要为序的大历史观,纲要加选修的贯通观,温故而知新的解析观。以选必三《文化交流与传播》为例,侧重书本框架建构,厘清书本中单元间的关系,文化的内容,文化交流和传播的手段,文化的传承。逻辑推演是历史学习中一个实用的方法,复习中可以尝试以此办法,调动学生的历史逻辑思维能力。最后40天回归教材,书本的前言、课后习题、学习聚焦做系统梳理,为绝战服务。

淳安中学的余欢老师,针对现实教学中的矛盾,强调融通、互动,学校采取大通史小专题的复习模式,以课标构建体系,以学情构建体系,以学科特点构建体系,重视按历史要素、逻辑线索、核心素养整理历史体系。采用多维对话,拓展历史思维,在与建材对话、与高考对话,与现实对话中提升学生历史思维品质。自主整理、自主思考过程虽慢,但日日行必久远。

杭州市历史教研员朱可老师在总结中再次强调了临考六问,心态是否调整好?教学计划是否落实?是否随变化而变动?效率提升与否?学生是否在动?考情与学情是否研究透彻?讲练是否到位?……在思考中改进,在改进中提升,明方向,求方法,提效率,启思维,临考40余天,为首考尽全力,不留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