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期预设(3月)

    本学期结合“儿童友好”理念下环境研修的大背景下,我们对“师幼互动”的前期预设是聚焦小当家生活中的点滴进行有效提问,借助“圆桌会”、“我有话要说”等多种形式对话,提供多种平台,加强师幼对话,让每一位幼儿都可以参与其中,让他们有话说、有地说,有效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对幼儿的成长有着极为重要的价值。

附:环境前期预设图表(内容参考表格内,形式不限,例如可思维导图、气泡图、架构图等等。)


    初步了解什么是小当家。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理解自我服务以及服务他人的意义。

    正确使用抹布、扫把、纸巾等清洁工具。

    值日生工作:

    值日生工作手环、工作内容、挂钩等

    儿童环境有共“情”,环境以及材料的提供都较为安全,幼儿根据自己的需求来拿取相应的材料,增强幼儿的服务意识与责任感,促进幼儿与同伴的交流与评价。

    值日生上岗记:

    材料投放:抹布、扫把、拖把等多种清洁工具。

    生活自主区

    1. 能够自我服务,做好自己的事情的前提下去帮助别人。

    2. 提升自己的自理能力,锻炼独立自主的品质。

    能量补给区:

    材料投放:雪花片、喝水牌

    儿童生活能共“议”和儿童活动能共“建”,培养幼儿当家作主的主人翁意识,将选择的权利交给幼儿,认可他们的行为,同时鼓励他们认真执行相应的任务。

    前期环境创设图

    创设“我有话说”、“热门话题”、“夸夸卡”等对话平台。

本学期,我们借助“对话”作为幼儿与教师平等视角有效沟通互动,同时包含师幼之间的表情、动作、情感表述等,更多是站在幼儿的角度展开话题,以“有效提问”出发,反思“什么是有效提问?”“有效提问的方式有哪些?”,与幼儿进行对话、延伸,师幼之间的互动贯穿于整个小当家过程中,促使教师和幼儿双向的交往行为,二者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相辅相成,从而使我们小当家生活得到提升。

    二、实施的过程

    点心时刻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时刻,不止是有美味的点心,还有美妙的音乐,孩子们显得格外的感兴趣,当然点心前后也会发生很多有趣的故事。借助我们日常一日生活中,我们聚焦于“点心时刻”来发现属于孩子们的小当家时刻。

    实施的第一阶段

    点心时刻,孩子们和往常一样洗好手来吃点心,自主拿取点心后,便坐到自己的位置上开启了自己的点心之旅。

    行为分析:

    借助路线图,我们发现幼儿帮带惯了,会理所应当的觉得这些日常问题都是老师应该做的,从未思考自己也可以去做这些事,借助聚焦定格的策略,我们将问题聚焦到这件事事关自己,那么这件事自己是否可以解决?可以怎么解决?

    教师互动行为反思:

    在这一片刻中,我意识到自己也是会先代入其中,在第一时间我站在了道德制高点上,而不是幼儿平等的角度去看待问题,通过孩子们的对话,幼儿有意识但却无行动时,我采取的是主动发起互动对话,聚焦问题点有针对的进行提问,从而引导幼儿意识自身问题、寻找解决办法。

    阶段小结:

    通过一个小小片段,可以看出幼儿的一些生活常识是很丰富,但缺少自己动手的习惯,在后期的活动中可提供多维度的机会,借助“小当家”的形式帮助幼儿了解哪些是我们日常应该做的,可以做的,进行梳理规整,鼓励他们自己多多行动、锻炼自身的自理能力,利用“对话”策略,利用表情、动作、语言等一切方式与幼儿进行互动,帮助幼儿更好的成长。

    实施的第二阶段

    结合第一阶段,我们在班级创设了小当家夸夸卡系列,在创设中,我们借助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夸”以及“别人的事帮着做 夸”,加入了自评和他评,以及还投放了两块,老师和家长站在旁观的角度,将幼儿的表现进行夸一夸,拉进教师、家长与幼儿的对话,同时结合年段教研,将“到场”转化为实际中来,将“对话”前置,随时与幼儿进行沟通。

    案例:

    起床后,孩子们陆续自己穿好衣裤准备去盥洗室如厕洗手,一系列的点心前步骤也在逐步完成。

    行为分析:

    在这简单的五分钟内,孩子们从一开始没有动手剥的意识,到教师介入,利用“比赛”的游戏方式引导幼儿一起加入,幼儿的参与性就变强了,在剥的时候幼儿借助自己的已有经验,很快的就开始剥蛋这个过程,与此同时还跟同伴进行分享自己的好办法,引发幼儿纷纷效仿尝试,巩固幼儿的剥蛋能力以及提升小当家意识。

    教师互动行为反思:

    在活动中,借助“点心时刻”我们发现幼儿缺乏自主动手服务自己的意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缺乏这样的实操经验,于是借助竞赛的形式激发幼儿的好胜心,借助角色对话幼儿,引发幼儿游戏。

    在活动后,借助夸夸角书写夸一夸洋洋的表现,为他点赞,鼓励其他幼儿积极参与其中。

    阶段小结:

    本月案例中,我们可以发现幼儿是有相关的生活经验,但如何将已有的生活经验转换为现在的实操经验,教师可借助“复盘”行为帮助幼儿梳理归类,将自己的经验不断积累,通过不断的复盘学习,从而转换为自身经验,师幼互动的同时也让自己有所成。

    实施第三个阶段

    本月活动中,我们加入了“食”分钟的活动,每天开始前都进行了点心认识环节,帮助幼儿认识今日点心。这一阶段,孩子们能够通过集体团讨、小组游戏的形式开展关于“我来做”的活动,在点心环节中与教师、同伴之间进行互动交往,从而有效提升幼儿的点心速度。

    案例:垃圾分类

    行为分析:

    在案例中,我们发现幼儿会对自己所疑惑的问题展开对话,有针对发表自己的看法,并产生对话,在案例中教师没有选择直接介入到其中,而是在一旁观察他们之间的对话,聆听他们的想法,通过圆桌会讨论,了解幼儿需求,从而推动幼儿深度了解垃圾分类。

    教师互动行为反思:

    针对案例中出现垃圾都堆在一起、垃圾如何进行有效分类的问题与幼儿进行团讨,与幼儿共同商量出快速垃圾分类的好方法,例如将垃圾盘的功效进行分类:一个垃圾盘里装厨余垃圾;一个垃圾盘里装其他垃圾等。

    阶段小结:

    本月案例中,孩子们能够通过集体团讨、操作体验的形式开展关于垃圾分类的技能练习,学习正确垃圾分类的方法。案例中出现垃圾都堆在一起、垃圾如何进行有效分类的问题与幼儿进行团讨,围绕“我会垃圾分类”这个话题进行讨论,与幼儿共同商量出快速垃圾分类的好方法。在这一阶段中我们重点关注每次的垃圾分类,适时介入其中并“适时帮助”,有效与幼儿互动,助推幼儿能力提升。

    实施第四个阶段

    本月活动中,我们持续观察幼儿垃圾分类的习惯养成,但在本次活动中,我们发现孩子们有目的会进行垃圾分类,不同的垃圾及时的分门别类,但是也会发现对于一部分的幼儿来说投放厨余垃圾有些麻烦,于是针对这个问题,我们进行团讨...

    案例:怎样更好的处理垃圾

    行为分析:

    在案例中,我们发现幼儿对垃圾分类有了一定的认识,知道该如何进行垃圾分类,但很快也发现问题,在一端的垃圾盘是很难让两边的幼儿都能够很好的进行垃圾分类,于是我们针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团讨,本次我们采取的是小组式团讨,借助小组的力量发现好方法。

    教师互动行为反思:

    针对案例中垃圾不能很好的分类,与幼儿共同商量出快速垃圾分类的好方法,例如将垃圾盘两个都进行利用,然后再去并在一起,亦或者借助其他辅助工具来装其他垃圾。

    阶段小结:

    本月案例中,幼儿能够发现问题,但还是容易引发矛盾,此时老师的角色很自然的就融入到了“执法人员”,于是号召小组成员展开团讨,在本次借助小组成员的力量去展开讨论,在你来我往的对话中,也迸发出有效的好办法,借此机会我们再次进行尝试,从而转化为自身的经验。

    互动策略的梳理(6月)

    本学期,我们重点关注点心这一小小的生活环节,展开师幼互动,借助“对话”策略,开展师幼互动,提升幼儿的生活能力。对话一定是教师理解儿童的,对话体现出教师对孩子的尊重,对话是师幼同等重要的平等,对话是每个人都可以畅所欲言的自由。在对话中,我们可以彼此相互倾听,一起针对某个事件的讨论与争辩的,对于教师发现儿童和儿童思维的灵动都显得十分重要。是教师观察的基础,也是孩子在自由游戏中常见的表现方式,同时也是教师将幼儿当作相处伙伴的心理反应。

    对话——师幼互动策略

    在师幼互动策略中,我们可针对不同场景以及不同性格的幼儿有针对的选择互动策略。在互动前,我们首先要聆听幼儿的心声,从幼儿的视角出发,从对话中找寻,在适宜的时机给予他们探索的机会,站在他们的视角思考问题;引动幼儿完整的叙述一件事情,认真阐述自己的看法,而且还能够想办法解决班里出现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不仅是思维成长的过程,也是相互理解的过程。与孩子游戏的过程中对话传递信息,在问题的倾听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现出对幼儿想法的理解、对幼儿做法的尊重,这个过程就是充分的给予幼儿自由自主的空间,对话是平等的、对话是伙伴式的、对话是专注倾听的、对话是交谈式的彼此欣赏。

    不仅是语言、动作、情感的对话,我们还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支持:

环境支持:在班级环境中我们提供了工具、小当家工作点位、小当家夸夸榜,借此辅助幼儿在一日环节中的各种需求。

    教师指导:在教师参与的情况下,做倾听者、记录者、组织者;提出疑惑引发幼儿去积极思考回应以及验证。在教师不参与的情况下,做聆听者用心去倾听孩子们的心声,从而引发思考和回应。

    四、成效与反思(6月)

   (一)教师的反思

    杜威曾有这样的建议:通过学着去倾听一些与自己观点不同的声音,让我们更加了解对话的价值和意义。对话中能够解决冲突,互相让步,这就是成功对话的效力。

发自内心 乐于对话——师幼进行对话时,教师需要从心底里乐于与儿童对话,对与孩子的交流抱有浓厚的兴趣和期盼,体现出教师的真情实感的外露,这种真诚和善意的态度会自然地影响到孩子,传递出一种向善向美的氛围。

    关注感受 尊重对话——在对话中,要关注孩子的内心感受,与他们成为游戏的伙伴,孩子与教师的对话中是能够感受到教师的尊重和喜爱的情感的。

    敞开心扉 真诚对话——师幼对话中教师要向孩子敞开心扉,真诚地与孩子分享自己的内心变化,聆听孩子内心的感受。

   (二)家长的反馈

    通过小当家活动,身为家长的我们也开始珍视来自孩子眼中的问题与想法,同时也给予孩子表达的权利。令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那次家里煮了花生,他就告诉我们垃圾可以进行分类,就跑去拿来垃圾碟教我们如何分类投放,那一刻我觉得孩子真的长大了!我们要珍视幼儿的想法,蹲下来用心倾听幼儿的心声,尝试用老师告诉我们的个性化的策略去支持孩子的学习与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