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起: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秋日午后,我带着小班的孩子们在幼儿园里散步,感受秋天的气息。突然,一阵浓郁的香甜气息扑面而来,“哇,好香啊!”孩子们纷纷抬起小鼻子,使劲地嗅着,小眼睛亮晶晶的,满是好奇。“老师,这是什么味道呀?”“好像是花的香味。”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起来。我微笑着引导他们:“咱们一起去找找看,这香香的味道是从哪儿来的。”顺着香气,孩子们兴奋地跑在前面,很快就发现了几棵挂满金黄色小花的桂花树。“是这里,是这里!”他们围在树下,仰着头,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桂花树,小手忍不住想去触摸那些小巧玲珑的桂花。“老师,这花好小啊,还黄黄的。”“对啊,它怎么这么香。”看着孩子们对桂花如此着迷,于是,一场关于桂花的探索之旅在孩子们的惊叹声中,正式拉开了帷幕。

实施的过程

《纲要》中指出:“幼儿教育要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引导幼儿了解与自己生活有关的自然现象,培养其对自然的热爱和探索精神。”我们充分利用幼儿园里的桂花资源,开展了以“秋天里的桂花香”为主题的一系列活动。我们从幼儿身边常见的桂花出发,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形式,让幼儿了解桂花的种类、特性,感受桂花的香气,体验收集、晒桂花的过程,最后动手制作桂花有关的东西,让幼儿在活动中亲近自然,增长知识,培养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寻“桂花”之趣

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了解桂花,我们组织了一次“桂花观察日”。在老师的带领下,孩子们来到桂花树下,用小手轻轻触摸桂花的叶子和花朵,感受它们的形状和质感。辣辣发现桂花的叶子是椭圆形的,边缘有些锯齿,她兴奋地说:“桂花的叶子像小船,可以载着小蚂蚁过河呢!”豆角则注意到桂花的花朵很小,像小米粒一样,她好奇地问:“这么小的花,怎么会有这么香的味道呢?”孩子们在观察中,对桂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知“桂花”之事

在寻桂花之路上,孩子们发现了桂花原来还有不同的颜色,宸宸说:“我发现这颗桂花是金色的。”哼哼说:“小山坡上的桂花不是金色的。”那为什么同样是桂花,颜色却不一样呢?于是我们带着这个问题,与孩子们一起来进行讨论和认识更多的桂花品种。

集体讨论

回到教室后,教师组织孩子们围坐在一起,开启了一场热烈的讨论。“小朋友们,刚才我们看到的桂花,你们还记得它是什么样子吗?”我笑着问道。“小小的,像星星一样!”“黄黄的,可好看啦!”孩子们纷纷举手,抢着分享自己的发现。“老师,我还发现有的桂花是白色的呢!”乐乐说道。“对呀,我也看到了,为什么桂花颜色不一样呀?”其他孩子也跟着附和,眼中满是好奇。我说:“这是个很棒的问题,咱们一会儿一起找找答案。还有小朋友有别的发现吗?”“老师,桂花好香啊,为什么它会这么香呢?”哼哼歪着脑袋,一脸疑惑。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提出了好多关于桂花的疑问。

认识种类

在孩子们对桂花有了初步的了解后,我们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向他们介绍了桂花的几种常见种类:金桂、银桂、丹桂和四季桂。金桂的花朵呈现金黄色,像小太阳一样,散发着耀眼的光芒;银桂的花朵是银白色的,像星星点缀在绿叶丛中,清新脱俗;丹桂的花朵是橙红色的,像小火苗一样,热情奔放;四季桂则一年四季都会开花,给人们带来持久的香气。孩子们对这些不同颜色、不同特性的桂花感到惊奇,纷纷表示想要亲手触摸一下各种桂花。

集“桂花”之乐

方法探究

在孩子们对桂花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后,我们组织了一次“收集桂花”活动。“那怎么收集呢?”我抛出问题,引发孩子们思考。“用手捡!”“拿个袋子装。”孩子们纷纷开动小脑筋,想出了各种办法。

动手收集

分组开始收集桂花啦!孩子们拿着小篮子、小纸盒,兴高采烈地奔向桂花树。他们蹲在地上,小心翼翼地捡起一朵朵桂花,放进自己的容器里,嘴里还念叨着:“小花花,快到我的篮子里来。”有的孩子仰着头,看着桂花飘落,着急地喊:“老师,快帮我把篮子举高,我要接住更多桂花。”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不仅锻炼了手部的精细动作,还学会了团队合作,相互分享着自己发现的“大朵桂花”,感受着收获的喜悦。

晒“桂花”之美

了解晾晒

收集完桂花,孩子们围坐在一起,小眼睛里满是好奇,我拿着一小把桂花,笑着问:“小朋友们,咱们把桂花收集起来啦,可怎么让它们保存得更久呢?”“放冰箱里!”“装在袋子里!”孩子们纷纷开动小脑筋。我轻轻摆摆手,耐心解释:“其实呀,把桂花晒一晒,可以让它们保存更长时间哦。就像咱们晒小衣服一样,让风把水分带走。但是,晒桂花可不能像晒衣服那样直接放在太阳下,不然桂花会被晒坏,香味也会跑掉的。”

收集到的桂花需要晒干才能保存和使用。我们把孩子们收集到的桂花平铺在干净的布上,在阳光下晾晒。孩子们好奇地观察着桂花在阳光下的变化,发现桂花的颜色逐渐变深,花朵也变得有些皱巴巴的。

实践晾晒

孩子们迫不及待地想要动手试试。我给每个小组分发了小盘子、小纸片和刚收集的桂花,他们小心翼翼地将桂花一朵一朵地铺在盘子和纸上。铺好后,孩子们端着自己的“作品”,郑重地放在教室通风的窗台边。从那以后,每天早上来园,孩子们第一件事就是跑去看看桂花有没有变化。“老师,桂花好像有点干了!”“它们变小了呢!”孩子们兴奋地分享着自己的发现,亲眼见证着桂花从鲜嫩的花朵逐渐变成干爽、香气依旧的干花,感受着大自然神奇的变化。

创“桂花”之秒

手工桂花糕

除了制作桂花茶,我们还教孩子们制作桂花糕。老师准备了糯米粉、糖、桂花等材料,向孩子们展示了桂花糕的制作过程:先把糯米粉和糖混合在一起,加入适量的水揉成团,然后把晒干的桂花撒在糯米团上,再次揉匀,最后把揉好的糯米团放入模具中,压实后蒸熟。孩子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认真地制作着桂花糕,他们把桂花均匀地撒在糯米团上,用小手轻轻地压实,期待着桂花糕的完成。当桂花糕蒸熟后,散发出诱人的香气,孩子们迫不及待地品尝起来,纷纷称赞桂花糕又香又甜,好吃极了!

香香的桂花茶

在桂花晒干后,我们组织了一次“制作桂花茶”活动。老师先向孩子们介绍了桂花茶的制作方法:把晒干的桂花和茶叶一起放入茶杯中,用开水冲泡,等茶叶和桂花充分释放出香气后,就可以品尝了。孩子们迫不及待地动手制作起来,他们把桂花和茶叶放入茶杯中,用小手轻轻地搅拌,然后小心翼翼地倒入开水。不一会儿,茶杯里就弥漫着淡淡的桂花香,孩子们兴奋地品尝着自己制作的桂花茶,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创意桂花书签

在活动中,我们还引导孩子通过闻一闻、摸一摸等,感受到桂花的香味,体会桂花的多种用途。孩子们用桂花装饰书签,将秋天的香气保存在书页之间。

品“桂花”之味

在这个主题中,我们利用身边的有利资源,幼儿的兴趣点,以“桂花”作为我们班的特色活动。在秋日露营活动中,孩子们和老师们一起制作桂花美食,享受亲子时光。在实践活动中,我们展出了班级特色的桂花糕和桂花小圆子。孩子们亲手制作的美食吸引了许多家长和小朋友的目光,他们品尝后都赞不绝口。

成效与反思

在这个充满诗意的秋天,孩子们与桂花的奇妙相遇,就像一场温暖的童话。从最初被桂花的香气吸引,到一步步探寻桂花的奥秘,孩子们的小眼睛里满是好奇与惊喜。他们认识了桂花的种类,学会了收集、晾晒桂花,还发挥创意制作了桂花糕、桂花书签等,小手变得越来越灵巧。

通过这次桂花主题课程,孩子们不仅收获了知识与技能,更在亲近自然、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学会了观察、思考与合作,心中对大自然的热爱也生根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