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遛达”是什么?“遛达”要做什么?“遛达”好玩吗?带着这些好奇,我们

开启了“遛达”探秘。

遛达的秘密

“遛达”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他们的猜想吧!

我认识的遛达

在开启前,我们展开关于遛达的讨论,幼儿认识的遛达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看看下面这张图吧。

识别:可以发现,他们从时间、事情、感受出发进行了观点的阐述。幼儿对遛达的理解还是比较丰富的,但是在交流的过程中发现幼儿的认知在事情的明显属性上,对特性还比较缺乏需要深入的探索与感受。

回应:为了提升幼儿对遛达的认知、激发幼儿愿意遛达的情感。我们进行了幼儿园初遛达。在实践中区观察、发现,丰富幼儿对遛达的认知,建立喜爱遛达、愿意遛达的情感。

“遛达”幼儿园

(1)遛达之线路

在遛达前期,我们进行了路线的讨论。

A:我要去小山坡。

B:我要去水池。

C:去草地

师:我们可以怎么连起来呢?

识别:幼儿对幼儿园的每个角落都十分的感兴趣,但是兴趣点又不一样。所

以教师进行了引导,以“线路”的形式将幼儿所感兴趣的地点进行串连。

推进一:有了线路的“遛达”满足幼儿的探索欲望,激发幼儿溜达的情感,同时也丰富了幼儿对“遛达”的认知,知道遛达是需要提前规划线路出行的。

遛达之“不一样的幼儿园”

“这里有人在修门哎”、“这里还有人在玩”、“我们没有这个花啊,真好看”、“这里有这么多画啊,画的是好玩的吧”、“这里有灭火的标记哎”、“有摄像头”

分析:在溜达的过程中,孩子们被声音、人、景等不同的事物所吸引,说明他们主管下观察的点是不一样的,这是遛达带给他们的第一感受:随性;其次能反映出幼儿感兴趣的点事不一样的,有的虽然看见了,但不会觉得很好奇,这是遛达给他们的第二感受:自由。

推进:为提升幼儿对遛达认知、从情感出发,我们进行了分享,与搭建。在这个再塑的过程中获得新的认知,进一步激发幼儿自主参与的兴趣与探索的欲望,为之后提升幼儿对社区情感、对生活体验、对观察技能做经验、情感与技能的铺垫。

遛达之“我再说”

“我看见了小草和大楼,遛达是件很慢的事”、“我看见了有围棋,遛达是件

慢慢的事”、“我看见了车子,遛达是件很好玩的事”、“我看到真个幼儿园,遛达是件开心的事情,我还慢慢的走”......

识别:在第一次体验“遛达”以后,幼儿能够从自己观察发现的过程中,表达对遛达的感受,是他们对遛达重新认知的表现,同时也丰富了他们对如何遛达的认知及对遛达中的兴趣点。

推进:幼儿在获取别人经验后会有一个重建经验的过程,于是借助建构游戏,围绕“遛达中的发现”,幼儿第三次在“初感受阶段”进行了分享。

(4)遛达之“我来搭”

分析:通过幼儿的搭建作品可以发现他们对遛达的兴趣比较浓厚,能够在溜达中细致的观察自己感兴趣的事能够把滑梯的连接部分、斜坡部分、花坛的圆形等充分的展示出来。

遛达的收获

在这个阶段中,幼儿初次尝试了“遛达”。在原有对其认知上有了提升,知

道在溜达中可以观察与发现身边的事、人、物,从外观、特性、声音等多方面进行吸入观察,提升了幼儿的观察能力;其次在初遛达中,幼儿的情感有了提升。从最初的“闲逛”转变为慢、有趣、开心,从感觉、体会中有了新的收获。这样的收获为激发了幼儿进一步的遛达意愿。

遛达小技巧

幼儿园的遛达变成了他们上学、放学时的趣事,他们会在来园的路上看看路边的草,发现它变颜色了;看看路边的机器,发现颜色是不一样的了......可时每天都看到的这些,也在慢慢减弱他们的兴趣,所以我们一起想要一场不一样的“遛达”,像爸爸妈妈一样去旅行!

遛达前

(1)去哪里


在讨论去哪里的时候,我们进

“介绍会”。说说为什么想去的原因。然后大家一起投票:

北苑派:

小天:我要去瓜山北苑,那里有很多的高高的房子。

小邱: 瓜山北苑那里有很多吃的地方。

东苑派:

薇薇:我去瓜山东苑,那里有河。

安宁: 那里有个广场,可以再那里看电影,还可以唱歌。

沫熹:东苑那里有很多买好吃的地方。

小月:那里的房子和这的不一样。

佳苑派:

墨墨:我的家在那里。

小汤:那里有滑梯。

小诺:那里有很多很多的吃的。

分析:在投票的过程中幼儿根据自己的已有认知,讲述了不同苑嘴吸引自己的地方,同时进行介绍,增加了彼此对不同苑的认知。在这个过程中幼儿从食、住、玩等方面进行了介绍,他们的观察能力也是比较丰富的。

推进:在选定目的地后,我们一起在卫星图上幼儿初次“云遛达”东苑,对东苑的路线进行了预设,将之前幼儿的讲述进行规整与重新规划,让遛达更有目的。

(2)怎么走

米粒(1号线):我想这样走,可以到河边看看。

毛毛(2号线):我要去看看这个房子有什么?

小亦(3号线):这个里面有什么东西。

小林(4号线):我想去广场这里逛逛。

全全(5号线):我要去广场的旁边有店的地方去卖东西

分析:在“云溜达”中幼儿有了自己的兴趣点,想要探索与发现的目标,这为之后的“遛达”建立的兴趣的支点,让幼儿能够积极参与到遛达中,推动实践活动的开展。

推进:抓住幼儿的兴趣、探索点后,我们开启了第一次的亲子溜达。在这样氛围下的遛达,可以激发幼儿的主动性,主动去发现更有趣的事,主动发现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丰富幼儿对“遛达”的认知和喜爱。

“一遛”

我们开启的第一次“亲子遛达”,有的把所有路线都走了,有的走了部分,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幼儿的收获吧。

桃子(1.2号线):我去了河边,但是一点都不好玩,好臭啊。还是那个快递站那里好,妈妈还给我买了娃哈哈喝。

全全(5号线):我在那个边上看到便利店了,里面有很多的棒冰,还有吃的,妈妈给我买了一根香肠,很好吃。

宁宁(3号线):这个有一个新的学校,还有好多的电瓶车。

小萝卜(3号线):还有很大的草坪,可以再上面跑下来。

嘉嘉(4.5号线):广场上有很多的人,在跳舞,还有在滑滑板车,我在那边看到了全全。

分析:在这次遛达中,满足了幼儿对“遛达”的兴趣与需求,同时也发现了遛达中更多有趣的事,给幼儿带来了二次的兴趣与遛达欲望,他们想要去没走过的路线在去一次。

推进:围绕幼儿的讲述我们进行了讨论。在初次遛达中可以发现有的线路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没有优美的风景,也没有有趣的事物并不适合遛达,但有的路线会有风景、人物、随机事件的发生,让“遛达”变得优美、新奇。结合幼儿的二次兴趣,我们即将开启“二遛”。

收获:在这个前期准备环节中,通过幼儿实践、讨论和分享,我们有了了“遛达前”的计划:需要确定目的地,路线、时间等,这样的遛达才能更开心,有趣,能够发现更多美的事物。

“二”溜

有了第一次的遛达经验,小朋友进行了分享与投票,最终我们的5号线路胜出。我们一起开启了遛达之旅。

计划书

添添:我想和嘟嘟一起去,要带上水、笔、纸。

月月:我们早上去吧。

嘉嘉:我带你们去看那个房子里,有很多玩具。

分析:从幼儿的计划表和对话中可以发现幼儿有了之前的“妙招”经验后,遛达变得有目的,让遛达从松散变成了悠闲带着兴趣。

开启......

遛达中幼儿发现了许多有趣的食物和美好的、感兴趣的事物,也有了不一样的收获。

(出门右手边):我们看到了停车场里面有好多车停在那里、学校有4个房子,还有好多的树、1个红绿灯,在造地铁

(出门左手边):我们看到了一个很大房子、还有很多的奶奶、还有花朵一样的大罩子、许多的花。

右 手 左 手

分析:出发前,幼儿选择了自己想走的方向分成2组出发,在这个溜达中,他们记录了自己觉得有趣的事情,拓展了他们的观察与分享的能力,同时在之后的交流中可以看出他们能够根据记录进行讲述,他们的语言能力也有了发展。

我们在溜达......

收获

“小妙招”。通过不通过形式的“遛达”幼儿分别就出发前、出发中、出发后获得了小妙招。在出发前我们需要做计划书和探路。可以是从别人这里获得也可以是自己提前了解的,这样设计出来的遛达路线不仅可以避免一些危险地方,还可以让遛达变得顺畅,让心情愉悦,而计划书则让我们有了整体的规划,从时间、同伴、携带物品等,让遛达变的丰富有趣,乐趣无穷;溜达中我们需要准备好记录,当让这次的遛达我们用了绘图的记录方法,还可以用相机记录,都是美好事物的回忆与珍藏,也是我们之后交谈的经验积累;遛达后我们需要和别人分享,这样才能收获不一样的美景,为下次遛达做准备。

感知觉收获。在溜达中我们发现了平时不太注意的美好事物。不一样的学校,会是我们的吗,它里面有大大的操场、美丽的树;花很美,但是花箱上的字代表着“爱瓜山”,设计的特别的有趣等等,在溜达中通过观察幼儿的欣赏能力也在不断地提升。

其他收获。在溜达中我们不仅学会了观察和发现,同时我们遵守交通规则,按红绿灯指示前行;在遇到爷爷奶奶时,我们很有礼貌的打招呼,让大家都很喜欢我们;我们还是环保卫士,我们不随地丢垃圾,看到地上的垃圾,我们会喊出来提醒,或者捡走。

遛达是件快乐的事,我们有收获,有好奇,有猜想,遛达太美妙了。